首页 > 儿科

孩子上颚凸出怎么回事

| 1人回答 | 84次阅读

问题描述:
孩子上颚凸出怎么回事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王志新
王志新 中日友好医院 主任医师

孩子上颚凸出可能与遗传因素、不良口腔习惯、腺样体肥大、牙齿排列异常、颌骨发育异常等原因有关,可通过口腔正畸治疗、腺样体切除术、功能矫治器等方式改善。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到口腔科或耳鼻喉科就诊,明确病因后针对性干预。

1、遗传因素

部分儿童上颚突出与家族遗传有关,父母存在颌面发育异常时可能增加孩子患病概率。此类情况多表现为上下颌骨比例失调,可能伴随牙齿拥挤或反颌。早期可通过肌功能训练改善,严重者需在替牙期结束后进行固定矫治,如使用方丝弓矫治器或隐形矫治器调整咬合关系。

2、不良口腔习惯

长期吮指、口呼吸、吐舌等习惯会导致上颌前突。口呼吸可能使面部肌肉张力失衡,造成开唇露齿和牙弓狭窄。家长需及时纠正孩子不良习惯,必要时使用舌挡、唇挡等矫治装置,配合口腔肌功能训练如吹气球、抿唇练习等。

3、腺样体肥大

腺样体增生会阻塞鼻咽腔,迫使儿童长期用口呼吸,可能引发腺样体面容特征即上颚高拱前突。伴随症状包括夜间打鼾、听力下降等。确诊后若保守治疗无效,需行腺样体切除术,术后配合鼻腔冲洗和呼吸训练。

4、牙齿排列异常

乳牙早失或恒牙萌出异常可能导致上颌前牙唇向倾斜,表现为前突。可通过间隙保持器预防牙列紊乱,替牙期使用活动矫治器如双曲唇弓矫治器调整牙齿位置,恒牙期采用直丝弓技术进行精准矫正。

5、颌骨发育异常

上颌骨过度发育或下颌发育不足会造成骨性前突,常表现为凸面型伴深覆盖。青春期前可使用头帽-口外弓抑制上颌生长,成年后严重骨性畸形需正颌手术联合正畸治疗。早期干预可降低手术概率。

日常生活中家长应监督孩子保持正确呼吸和吞咽姿势,避免过硬过黏食物影响矫治器效果,定期进行口腔检查。保证每日钙质和维生素D摄入促进颌骨健康发育,睡眠时适当抬高床头缓解鼻塞症状。若发现孩子存在持续口呼吸或牙齿咬合异常,建议尽早就诊评估。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宝宝两个月低热拉肚子怎么办

两个月宝宝低热伴腹泻可通过调整喂养方式、补充水分、物理降温、口服补液盐、益生菌等方式处理,通常与喂养不当、肠道感染、乳糖不耐受、过敏反应、环境因素等有关。建议家长密切观察宝宝精神状态,若症状持续或加重需及时就医。

1、调整喂养方式

母乳喂养的宝宝需按需哺乳,母亲应避免进食生冷或高脂食物。配方奶喂养可尝试少量多次,必要时更换低乳糖或无乳糖配方。每次喂养后竖抱拍嗝,减少胃肠胀气。腹泻期间暂停添加新辅食,已添加辅食的宝宝可给予米汤、苹果泥等易消化食物。

2、补充水分

每2-3小时补充5-10毫升温开水或淡糖盐水,观察尿量及口唇湿润度。可使用专用婴儿喂药器缓慢喂服,避免呛咳。若出现尿量减少、哭时无泪等脱水表现,需立即就医。母乳中含有充足水分,母乳喂养宝宝可增加哺乳频次替代补水。

3、物理降温

体温低于38.5℃时采用温水擦浴,重点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处。禁用酒精擦浴,避免捂热。保持室温24-28℃,穿着纯棉单衣。监测体温每4小时一次,若持续低热超过24小时或体温上升,需就医排除感染。

4、口服补液盐

可遵医嘱使用口服补液盐散(Ⅰ),按说明书比例调配后分次喂服,补充电解质和水分。避免自行调配糖盐水,防止浓度不当加重腹泻。轮状病毒等感染性腹泻时,补液盐可预防脱水。若宝宝拒绝饮用或频繁呕吐,需改用静脉补液。

5、益生菌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益生菌可调节肠道菌群,缓解腹泻症状。需与抗生素间隔2小时服用,用40℃以下温水或奶液冲服。益生菌不作为主要治疗手段,若腹泻伴随血便、高热等症状需进行病原学检查。

家长需每日记录宝宝体温、排便次数及性状,便后及时清洁臀部并涂抹护臀霜。注意奶瓶餐具消毒,接触宝宝前后洗手。避免带婴儿去人群密集场所,接种轮状病毒疫苗可预防部分感染性腹泻。若腹泻超过7天、出现嗜睡或抽搐等严重症状,须立即急诊处理。哺乳期母亲应保持饮食清淡,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调整饮食结构。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