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心血管内科 > 心脏病

慢性心脏病有什么危害

| 1人回答 | 42次阅读

问题描述:
慢性心脏病有什么危害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李芸
李芸 临汾市人民医院 主任医师
慢性心脏病的危害主要有心脏功能不全或心衰、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猝死等。心脏方面的疾病涵盖的范围很广,比如冠状动脉病变引起的心肌缺血,就可以表现为心绞痛和心肌梗死。心脏的电生理功能异常,就可以引起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心脏瓣膜病变可以引起心脏瓣膜病,心脏先天性发育异常可以引起先天性心脏病。心内膜感染的时候会发生感染性心内膜炎。病毒侵犯心肌可以引起病毒性心肌炎,还有一些不明原因导致心肌发育异常而引起心肌病等。不管是哪一种心脏病,长期得不到有效治疗后,就可以形成慢性心脏病,可以影响到心脏功能而出现心脏功能不全甚至心衰,有些还可能出现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如果病情严重有可能会发生猝死。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有心脏病可以喂奶吗

心脏病患者能否哺乳需根据具体病情决定,多数心功能稳定的患者可以哺乳,但严重心力衰竭或需服用禁忌药物的患者应避免。

心功能处于代偿期且未服用哺乳禁忌药物的心脏病患者通常可以哺乳。哺乳过程会轻微增加心脏负担,但健康的心脏能够适应这种生理需求。建议选择舒适姿势哺乳,避免长时间单侧哺乳导致疲劳。哺乳期间需监测心率、血压等指标,出现心悸、气促等症状应立即停止。保持充足休息和均衡饮食有助于维持哺乳期心脏健康。

存在严重心脏结构异常、未控制的心律失常或心功能III-IV级患者应禁止哺乳。部分抗心律失常药、抗凝药可能通过乳汁影响婴儿,如胺碘酮、华法林等需遵医嘱调整用药方案。急性心肌炎、感染性心内膜炎等活动性心脏病可能通过接触传播病原体。这类患者需暂停哺乳直至病情稳定,可选择配方奶喂养并定期复查心功能。

心脏病患者哺乳前应经心血管专科医生评估,完善心脏超声、心电图等检查确认心功能状态。哺乳期间需定期监测母婴健康状况,出现胸痛、呼吸困难等不适及时就医。保持低盐饮食和适度活动,避免情绪波动。若需用药治疗,应选择哺乳期安全药物并在医生指导下调整喂养方式。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