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育儿 > 新生儿 > 新生儿疾病

新生儿第一天不吃奶正常吗

| 1人回答 | 49次阅读

问题描述:
新生儿第一天不吃奶正常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张文同
张文同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主任医师

新生儿第一天不吃奶可能是正常的,也可能与某些异常情况有关。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可能出现暂时性拒奶现象,这与胎儿期营养储备、分娩疲劳等因素有关。但持续拒奶需警惕新生儿低血糖、感染或先天性消化道畸形等问题。

部分新生儿因分娩过程中吞咽羊水或胎粪,胃内残留物可能抑制饥饿感,表现为暂时性食欲低下。这种情况通常持续6-12小时,随着胃内容物排空会逐渐恢复觅食反射。早产儿因吸吮反射发育不完善,可能出现协调性吸吮困难,表现为吃奶效率低下而非完全拒食。母亲初乳分泌量较少时,新生儿可能因获取奶量不足而被误认为拒奶,实际是有效吸吮时间不足导致。

病理性拒奶多伴随其他异常表现。新生儿败血症早期可出现嗜睡、拒奶、体温不稳定三联征,这类患儿往往有胎膜早破或产程延长病史。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患儿常在出生后2-3周才出现喷射性呕吐,但部分病例在第一天即表现为进食后烦躁哭闹。新生儿低血糖多见于母亲妊娠期糖尿病或小于胎龄儿,除拒奶外还可观察到震颤、呼吸暂停等症状。先天性食管闭锁患儿在首次喂奶时即发生呛咳、紫绀等典型表现。

建议家长记录新生儿排尿排便次数,观察有无嗜睡、体温异常等情况。对于超过8小时未进食的新生儿,应及时通知医护人员评估血糖水平。哺乳时注意观察婴儿含接姿势是否正确,避免因乳头混淆导致拒奶。若发现呕吐物含胆汁或腹胀进行性加重,需立即进行影像学检查排除消化道畸形。产后母婴同室有助于早期建立母乳喂养,医护人员可指导母亲识别新生儿的饥饿信号。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新生儿鼻子呛奶怎么办

新生儿鼻子呛奶可通过调整喂奶姿势、拍嗝、控制奶速、观察症状、及时就医等方式处理。鼻子呛奶通常由喂奶姿势不当、奶速过快、吞咽不协调等原因引起。 1、姿势调整:喂奶时保持新生儿头部略高于身体,采用半坐位或斜抱姿势,避免平躺喂奶。母乳喂养时确保宝宝含住大部分乳晕,奶瓶喂养时选择适合的奶嘴孔径,避免奶速过快。喂奶后保持宝宝直立15-20分钟,减少奶液反流。 2、拍嗝技巧:每次喂奶后轻拍宝宝背部,帮助排出胃内空气,减少呛奶风险。拍嗝时用手掌轻托宝宝下巴,另一只手以空心掌从下往上轻拍,持续1-2分钟。若宝宝未打嗝,可尝试变换姿势或轻抚背部。 3、控制奶速:选择适合新生儿月龄的奶嘴,避免奶速过快导致呛奶。奶瓶喂养时倾斜角度控制在30-45度,让奶液缓慢流入宝宝口中。母乳喂养时注意观察宝宝吞咽节奏,若吞咽过快可暂停喂奶,待宝宝调整后再继续。 4、观察症状:呛奶后密切观察宝宝呼吸、面色及精神状态。若出现呼吸急促、面色发绀、持续哭闹等症状,需立即采取急救措施。将宝宝俯卧在家长前臂上,头部略低于身体,轻拍背部帮助排出呛入的奶液。若症状未缓解,需尽快就医。 5、及时就医:若宝宝频繁呛奶或伴随呼吸困难、发热等症状,需及时就医排除病理因素。医生可能通过体检、影像学检查等方式评估是否存在先天性喉部异常、胃食管反流等疾病,并根据情况制定治疗方案。 新生儿呛奶后需注意保持环境安静,避免过度摇晃宝宝。日常护理中可适当增加宝宝腹部按摩,促进消化功能。母乳喂养的母亲需注意饮食清淡,避免摄入过多油腻食物。若宝宝呛奶后出现轻微咳嗽,可适当喂水帮助清理呼吸道。定期观察宝宝生长发育情况,确保营养摄入充足。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