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骨科

骨折手法复位是什么?

| 1人回答 | 55次阅读

问题描述:
骨折手法复位是什么?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李宏
李宏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副主任医师

骨折手法复位是指通过非手术的物理方法将错位的骨折断端重新对合,恢复骨骼正常解剖位置的治疗技术。主要有徒手牵引、旋转复位、折顶复位、端提按压、摇摆触碰等操作方式。

1、徒手牵引

徒手牵引是骨折复位的基础操作,通过沿骨骼纵轴方向持续施加拉力,克服肌肉收缩力使骨折断端分离。适用于四肢长骨骨折初期,可缓解软组织嵌顿,为后续复位创造条件。操作时需保持30-40牛顿牵引力3-5分钟,配合X线监测确保轴向对位准确。

2、旋转复位

旋转复位针对螺旋形或斜形骨折的旋转移位,通过逆向旋转远端骨块矫正旋转畸形。常见于桡骨远端骨折、胫腓骨骨折,需在持续牵引下将远端骨块向畸形相反方向旋转,听到复位音提示成功。操作需避免暴力扭转以防损伤骺板或神经血管。

3、折顶复位

折顶复位用于横断骨折的成角畸形,采用三点加压原理在骨折凸侧加压、凹侧支撑。适用于儿童青枝骨折或不全骨折,通过缓慢增加折顶角度使骨皮质重新对合。操作时需保护骨折处软组织,复位后需石膏固定维持位置。

4、端提按压

端提按压主要解决骨折端的重叠移位,通过提拉远端同时按压近端实现解剖复位。多用于Colles骨折、肱骨外科颈骨折,需在麻醉松弛肌肉后实施。操作时注意维持桡腕关节掌倾角10-15度,避免过度按压导致关节面不平整。

5、摇摆触碰

摇摆触碰针对关节内骨折的细微移位,通过轻柔摇摆使骨折块相互嵌插复位。适用于桡骨头骨折、距骨骨折等,需在C型臂X线机引导下进行。操作要求手法精准,复位后需通过应力测试确认稳定性,不稳定者需考虑手术固定。

骨折手法复位后需常规拍摄正侧位X线片确认对位对线,采用石膏或支具外固定4-8周。康复期应循序渐进进行肌肉等长收缩训练,避免早期负重。定期复查观察骨折愈合情况,若出现复位丢失、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需及时就医。饮食注意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每日保证500毫升牛奶或等量乳制品摄入,促进骨痂形成。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如何治疗膝关节积水

膝关节积水可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关节穿刺、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膝关节积水可能与创伤、关节炎、感染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 1、药物治疗: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片300mg,每日两次、双氯芬酸钠肠溶片25mg,每日三次可缓解疼痛和炎症。对于感染性关节炎,抗生素如头孢克洛缓释片375mg,每日两次是必要的。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片5mg,每日一次可用于严重炎症。 2、物理治疗:热敷和冷敷交替使用可减轻肿胀和疼痛。超声波治疗和电疗能促进血液循环,加速积液吸收。膝关节功能锻炼如直腿抬高、屈伸运动可增强肌肉力量,改善关节稳定性。 3、关节穿刺:在无菌条件下,医生使用注射器抽出关节内积液,减轻肿胀和压力。穿刺后可注入透明质酸钠注射液2ml,每周一次或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注射液5mg,单次以缓解症状。 4、手术治疗:对于反复发作或严重病例,关节镜手术可清除炎症组织和积液。关节置换术适用于严重关节炎患者,通过人工关节替代受损关节,恢复功能。 5、生活习惯调整: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减少膝关节负担。使用护膝或拐杖辅助行走,减轻关节压力。保持适当体重,避免肥胖加重关节负担。 膝关节积水的治疗需结合饮食和运动护理。饮食上,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和钙的食物如橙子、牛奶,促进关节修复。运动方面,选择低冲击性运动如游泳、骑自行车,避免剧烈运动加重关节负担。定期复查,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确保康复效果。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