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五官科 > 耳鼻喉科

脑血栓病人吞咽困难怎么办呢?

| 1人回答 | 58次阅读

问题描述:
脑血栓病人吞咽困难怎么办呢?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邵自强
邵自强 中日友好医院 主任医师

脑血栓病人吞咽困难可通过调整饮食、康复训练、药物治疗、鼻饲管喂养、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脑血栓通常由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房颤等因素引起,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若累及延髓或支配吞咽功能的神经通路,可能出现吞咽困难、饮水呛咳等症状。

1、调整饮食

选择糊状或泥状食物如米糊、蒸蛋羹,避免干硬、黏性大的食物。将食物切成小块,进食时保持坐位或半卧位,头部稍前倾。每口食物量控制在5毫升以内,进食后清洁口腔。家属需观察患者有无呛咳或食物残留,必要时使用增稠剂调整液体黏度。

2、康复训练

由康复医师指导进行吞咽功能训练,包括冷刺激训练、空吞咽练习、声门闭合训练等。可配合低频电刺激治疗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每日训练2-3次,每次10-15分钟。训练前后评估口腔肌肉力量和协调性,避免过度疲劳。

3、药物治疗

遵医嘱使用改善脑循环药物如长春西汀注射液、丁苯酞软胶囊,营养神经药物如甲钴胺片、胞磷胆碱钠胶囊。合并感染时需用抗生素如头孢呋辛酯片。避免使用可能抑制吞咽反射的镇静类药物,用药期间监测肝肾功能。

4、鼻饲管喂养

对重度吞咽困难者,经鼻放置胃管或鼻肠管,采用肠内营养混悬液如短肽型全营养配方粉进行营养支持。每4小时评估胃残余量,保持管路通畅。定期更换管路位置,注意口腔护理,预防吸入性肺炎。

5、手术治疗

对脑水肿压迫延髓者可行去骨瓣减压术,大面积梗死可考虑血管内取栓。术后需重症监护,逐步过渡到经口进食。手术风险包括再出血、感染等,需严格评估适应证。

脑血栓患者应保持环境安静,避免进食时分心。每日进行口腔肌肉按摩,用温盐水漱口。监测体重和营养指标,定期复查头颅CT。康复期可尝试不同温度的食物刺激吞咽反射,从糊状食物逐步过渡到软食。注意观察有无发热、咳嗽等肺部感染征兆,出现呛咳立即停止经口进食。家属需学习海姆立克急救法,备好吸引装置。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戴耳机鼻炎有什么症状?

戴耳机鼻炎可能出现鼻塞、流涕、鼻痒、打喷嚏等症状。戴耳机鼻炎通常由耳机长时间压迫鼻部皮肤、过敏反应、细菌感染、鼻腔黏膜干燥、免疫力下降等因素引起,可通过调整耳机使用习惯、局部用药、抗过敏治疗等方式缓解。

1、鼻塞

戴耳机鼻炎可能导致鼻腔黏膜充血肿胀,引发鼻塞。鼻塞可能与耳机压迫鼻部血管导致血液循环不畅有关,也可能与过敏反应引起的黏膜水肿有关。患者可能感觉呼吸不畅,尤其在夜间加重。可遵医嘱使用盐酸羟甲唑啉喷雾剂、布地奈德鼻喷雾剂、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等药物缓解症状。家长需注意儿童使用耳机时间不宜过长。

2、流涕

戴耳机鼻炎常伴随清水样或黏液性鼻涕增多。流涕可能与鼻腔受到刺激后分泌增多有关,也可能与过敏反应导致组胺释放有关。患者可能频繁擦拭鼻子,导致鼻部皮肤红肿。可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片、盐酸西替利嗪片、孟鲁司特钠片等抗过敏药物。家长应帮助儿童保持鼻腔清洁。

3、鼻痒

戴耳机可能引起鼻腔内瘙痒感,患者会不自主揉搓鼻子。鼻痒通常与过敏反应或局部刺激有关,可能伴随眼部瘙痒。长期揉鼻可能导致鼻黏膜损伤。可遵医嘱使用盐酸氮卓斯汀鼻喷雾剂、色甘酸钠滴鼻液、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等药物。家长需教育儿童避免用力揉搓鼻子。

4、打喷嚏

戴耳机鼻炎患者可能出现阵发性喷嚏,尤其在刚戴上耳机时明显。打喷嚏是鼻腔对刺激物的防御反应,可能与耳机材料过敏或冷空气刺激有关。频繁打喷嚏可能影响日常生活。可遵医嘱使用苯海拉明片、马来酸氯苯那敏片、地氯雷他定片等药物控制症状严重时建议暂时停用耳机。

5、鼻腔干燥

长时间戴耳机可能导致鼻腔黏膜水分蒸发加快,出现干燥、灼热感。鼻腔干燥可能与耳机阻挡鼻腔正常通气有关,也可能与局部温度升高有关。严重时可能形成鼻痂或出血。可使用生理盐水鼻腔喷雾、复方薄荷脑滴鼻液、维生素AD滴剂等保持鼻腔湿润。家长应监督儿童适当休息避免长时间使用耳机。

建议保持耳机清洁,定期消毒;选择透气性好的耳机材质;控制单次使用时间不超过1小时;出现持续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日常可适当补充维生素C增强免疫力,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接触已知过敏原。儿童使用耳机时家长需特别注意观察是否有不适表现,必要时带其就诊耳鼻喉科。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