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肿瘤科

胃癌发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 1人回答 | 68次阅读

问题描述:
胃癌发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陈健鹏
陈健鹏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胃癌可能由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高盐饮食、吸烟饮酒、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根除细菌、调整饮食结构、戒除烟酒、定期筛查等方式干预。

1. 幽门螺杆菌感染

慢性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胃癌主要诱因,会导致慢性胃炎和胃黏膜萎缩。治疗需采用四联疗法根除细菌,常用药物包括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和枸橼酸铋钾。

2. 高盐饮食

长期摄入腌制食品和高盐饮食会损伤胃黏膜屏障。建议每日食盐摄入不超过5克,多食用新鲜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

3. 烟酒刺激

烟草中的致癌物和酒精会协同损伤胃黏膜细胞。戒烟限酒可显著降低发病风险,出现胃部不适时可使用铝碳酸镁、雷贝拉唑等胃黏膜保护剂。

4. 遗传因素

有胃癌家族史者患病风险增加2-3倍,可能与CDH1基因突变有关。建议高危人群定期进行胃镜筛查,早期发现可使用替吉奥、顺铂等化疗药物。

保持规律饮食作息,避免过烫食物刺激,4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2-3年进行一次胃镜检查。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新生儿皮肤血管瘤怎么治疗

新生儿皮肤血管瘤可通过激光治疗、局部药物注射、口服药物、手术切除等方式治疗。新生儿皮肤血管瘤通常由血管内皮细胞异常增生引起,多数为良性病变。

1、激光治疗

适用于表浅型血管瘤,通过选择性光热作用使血管凝固萎缩。治疗需分次进行,可能出现暂时性色素沉着。

2、局部药物注射

常用普萘洛尔注射液、糖皮质激素等药物局部注射,能使血管瘤缩小。需在专业医师操作下进行。

3、口服药物

普萘洛尔片、泼尼松片等药物可抑制血管瘤生长。需严格遵医嘱使用,监测心率血压等指标。

4、手术切除

适用于快速增大、影响功能的血管瘤。手术可彻底去除病灶,但可能遗留瘢痕。

家长需定期测量血管瘤大小,避免摩擦刺激。哺乳期母亲应保持均衡饮食,避免服用影响婴儿的药物。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