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 小儿内科

中枢性性早熟的饮食应该注意什么

| 1人回答 | 85次阅读

问题描述:
中枢性性早熟的饮食应该注意什么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谢江强
谢江强 瑞安市妇幼保健院 副主任医师
1、忌可入药的大补类食品,包括冬虫夏草、人参、桂圆干、荔枝干、黄芪、沙参等。尤其广东人,喜以药膳煲汤。中医指出,越是大补类的药膳,越会改变孩子正常的内分泌环境,造成身心发展的不平衡。2、忌禽肉、特别是禽颈现今市场上出售的家禽,绝大部分是吃拌有快速生长剂的饲料喂养的,禽肉中“促熟剂”残余主要集中在家禽头颈部分的腺体中,由此,吃鸭颈、鹅颈,就成为“促早熟”的高危行为。3、忌反季节蔬菜和水果冬季的草莓、葡萄、西瓜、西红柿等,春末提前上市的梨、苹果、橙和桃,几乎都是在“促生长剂”的帮助下才反季或提早成熟,一定要避免给10岁以下的儿童食用。4、忌油炸类食品,特别是炸鸡、炸薯条和炸薯片过高的热量会在儿童体内转变为多余的脂肪,引发内分泌紊乱,导致性早熟;而且,食用油经反复加热使用后,高温使其氧化变性,也是引发“性早熟”的原因之一。每周光顾洋快餐两次以上,并经常食用油炸类膨化食品的儿童,“性早熟”的可能性是普通儿童的2.5倍。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是一种常见且大多属正常现象,主要由新生儿肝脏功能尚未完全成熟及胎儿红细胞大量破壞代谢所致,一般无需特殊治疗。但若黄疸持续时间过长或加重,应及时就医以排除病理性黄疸。 1、生理性原因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通常在出生后2-3天开始出现,原因之一是胎儿时期的红细胞含有胎儿血红蛋白在出生后被快速分解,释放出大量胆红素。这些胆红素由于新生儿肝脏酶系统尚未完全成熟,来不及被代谢到肠道排出,因而积聚在体内,表现为皮肤和眼白发黄。这种现象健康的新生儿非常普遍。 2、症状表现 生理性黄疸通常在出生后第2-3天达到高峰,并在4-5天后逐渐消退,皮肤黄染症状多从面部开始向胸腹部、肢体扩展,黄疸一般情况下不会伴随其他明显不适,体重增长、吃奶睡眠情况都正常。如果黄疸程度不明显,且在10-14天内完全消退,则可以判断为生理性黄疸。 3、家庭护理建议 对于生理性黄疸,家长可在家通过以下方式护理: 多喂奶:通过母乳或配方奶粉喂养增加肠道蠕动,促进胆红素排出。建议每天保持8-12次喂奶。 日光照射:每天适当让宝宝的皮肤接受自然光照射避免阳光直射,隔窗照射即可,可加速胆红素代谢。 注意观察:每天注意黄疸的范围和程度是否持续加重,如发现腹部以下也发黄或宝宝吃奶减少、嗜睡等异常表现,应立即就医排查病理性原因。 4、何时寻求医疗帮助 虽然生理性黄疸无需特殊治疗,但以下情况需警惕可能存在病理性黄疸的风险,且应立即就医: 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 黄疸在2周内未消退,或退而复现; 黄疸不断加重,达到手脚部位,或伴随大便颜色变浅、尿液颜色变深等症状; 黄疸伴随其他异常表现,如体重不增、拒奶、嗜睡、精神反应差等。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大多是正常现象,但需要家长细心观察和科学护理。如果症状异常或持续时间较长,尽早就医可避免病情恶化对神经系统的潜在影响,为宝宝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