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馨月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主治医师
脊柱结核并椎旁脓肿需要及时治疗,可选择抗结核药物治疗、手术引流与病灶清除,以及中后期康复护理三种主要方式。早期发现并规范处理能够避免严重并发症。
1、药物治疗:
规范的抗结核药物治疗是首选方案,通常采用联合用药模式,如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和乙胺丁醇,以达到抑菌杀菌的效果。治疗周期较长,一般在6到12个月之间,需要严格遵医嘱服药,中途不可私自停药。为预防药物副作用,患者应定期复查肝功能、血常规等。
2、手术治疗:
对于已形成较大椎旁脓肿、药物治疗不能有效控制,或存在神经压迫、椎体不稳等情况,需考虑手术干预。常见的手术包括脓肿引流术、病灶清除术以及椎体重建术。脓肿引流术能快速缓解感染状况;病灶清除术可清除坏死组织,并结合抗结核药增强疗效;椎体重建术适用于椎体塌陷或畸形,能恢复脊柱结构稳定性。术后需继续抗结核药巩固治疗。
3、康复与护理:
治疗期间及恢复阶段需重视膳食营养和适当锻炼。饮食应高蛋白、高维生素,如补充鸡蛋、牛奶等以增强免疫力。早期需卧床休息防止脊柱过度负荷,中后期可选择低强度的康复训练,如站立练习、步行等,逐步恢复身体机能,同时避免剧烈活动。定期复查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脊柱稳定性及病灶恢复情况。
尽早诊断、科学治疗并坚持长期规范化管理至关重要。若发现脊柱疼痛伴发热、消瘦等症状,应立即就医,避免病情恶化导致严重身体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