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3次阅读
胃癌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上腹隐痛、食欲减退、体重下降、呕血黑便等表现,主要症状包括上腹不适、消化异常、贫血消瘦、梗阻转移。
1、上腹不适:早期多为剑突下隐痛或饱胀感,进食后加重,易被误认为胃炎,可通过胃镜检查明确诊断。
2、消化异常:表现为早饱感、反酸嗳气,部分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可能与肿瘤影响胃蠕动功能有关。
3、贫血消瘦:肿瘤慢性出血导致黑便、乏力,伴随体重进行性下降,血常规检查可见血红蛋白降低。
4、梗阻转移:晚期可出现幽门梗阻致频繁呕吐,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或肝转移时出现黄疸腹水。
出现持续上腹疼痛伴体重减轻应及时消化内科就诊,胃镜检查是确诊胃癌的主要手段,日常需避免高盐腌制饮食。
直肠癌可通过肛门指检、肠镜检查、影像学检查和肿瘤标志物检测等方式判断,早期症状包括便血、排便习惯改变等。
1、肛门指检医生通过手指触诊直肠下段,可发现肿块或异常隆起,操作简便但仅能检查直肠末端约7厘米范围。
2、肠镜检查结肠镜可直接观察直肠全段黏膜情况,发现病变时可同时取活检进行病理确诊,是诊断金标准。
3、影像学检查CT或MRI能评估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远处扩散情况,对分期诊断有重要价值。
4、肿瘤标志物CEA等标志物升高可能提示肿瘤存在,但特异性较低,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出现持续便血、里急后重感等症状应及时就医,40岁以上人群建议定期进行肠癌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