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6次阅读
荨麻疹夜间瘙痒可通过冷敷止痒、调整室温、口服抗组胺药物、外用炉甘石洗剂等方式缓解。荨麻疹瘙痒通常由皮肤肥大细胞脱颗粒、组胺释放增加、温度变化、过敏原接触等原因引起。
1、冷敷止痒用凉毛巾冷敷瘙痒部位,低温可收缩血管减少组胺释放。避免抓挠防止皮肤破损感染,此方法适用于所有年龄段人群。
2、调整室温保持卧室温度在22-25摄氏度,湿度50%-60%。高温会加剧血管扩张,建议穿纯棉透气睡衣,减少被子厚度。
3、口服抗组胺药氯雷他定、西替利嗪、依巴斯汀等二代抗组胺药能阻断H1受体。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口干嗜睡,需遵医嘱调整用药时间。
4、外用止痒剂炉甘石洗剂、薄荷脑软膏、氧化锌软膏可局部降温止痒。皮肤破损处禁用含酒精制剂,婴幼儿使用前需测试皮肤耐受性。
发作期间避免进食海鲜、坚果等易致敏食物,选择宽松衣物减少摩擦。若出现呼吸困难或黏膜水肿需立即急诊处理。
小儿口腔疱疹出现持续高热、拒食脱水、疱疹化脓或精神萎靡时需立即就医。主要就医指征包括病情加重、进食困难、继发感染、神经系统症状。
1、病情加重疱疹面积扩大超过口腔范围,伴随皮肤黏膜大面积溃烂或出血,提示病情进展迅速,需急诊处理。
2、进食困难患儿因疼痛完全无法进食饮水超过12小时,出现尿量减少、眼窝凹陷等脱水表现,家长需立即送医补液治疗。
3、继发感染疱疹出现黄色脓液、周围红肿热痛,或伴随颌下淋巴结肿大,可能合并细菌感染,需抗生素干预。
4、神经系统症状出现嗜睡、惊厥、颈部僵硬等表现,提示可能并发脑炎或脑膜炎,属于危急重症。
家长发现患儿口腔疱疹时应每日监测体温和进食量,保持口腔清洁,避免抓挠,出现上述任一预警信号须即刻前往儿科或感染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