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84次阅读
红斑狼疮与肾炎存在明确关联,系统性红斑狼疮可引发狼疮性肾炎。男性患者治疗需根据病情活动度制定方案,主要包括免疫抑制治疗、糖皮质激素控制炎症及靶向药物干预。
环磷酰胺注射液和吗替麦考酚酯胶囊是常用免疫抑制剂,适用于中重度狼疮性肾炎。环磷酰胺通过抑制异常免疫反应减轻肾脏损伤,可能出现骨髓抑制等副作用。吗替麦考酚酯可选择性抑制淋巴细胞增殖,需监测肝功能。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尿蛋白定量和肾功能指标。
醋酸泼尼松片是基础用药,通过抑制炎症反应缓解肾小球病变。急性期需足量使用,病情稳定后逐步减量。长期使用可能诱发骨质疏松,需配合钙剂补充。甲泼尼龙注射液用于重症患者冲击治疗,能快速抑制免疫复合物沉积。
贝利尤单抗注射液适用于传统治疗无效病例,通过特异性抑制B细胞活化因子改善肾脏病理改变。利妥昔单抗注射液可清除CD20阳性B细胞,对Ⅳ型狼疮肾炎效果显著。使用前需筛查乙肝病毒携带状态。
缬沙坦胶囊或氨氯地平片用于控制肾性高血压,同时具有减少蛋白尿作用。血压目标值需低于130/80mmHg。合并水肿时可联用呋塞米片,但需注意电解质平衡。动态血压监测有助于调整用药方案。
羟氯喹片作为基础用药能降低疾病活动度,须定期进行眼底检查。维生素D软胶囊可改善钙磷代谢紊乱。低盐优质蛋白饮食有助于减轻肾脏负担,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建议0.6-0.8g/kg体重。避免日晒可预防光过敏反应加重病情。
男性狼疮性肾炎患者需每1-3个月复查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清补体及抗dsDNA抗体。急性期应限制体力活动,病情稳定后逐步恢复有氧运动。戒烟戒酒可延缓肾功能恶化,保持每日尿量1500ml以上。出现新发水肿或血肌酐升高需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长期随访中需关注心血管疾病和骨代谢异常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