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肿瘤科 > 肿瘤综合科 > 喉癌

婴儿声音嘶哑是怎么回事?

| 1人回答 | 78次阅读

问题描述:
婴儿声音嘶哑是怎么回事?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周小凤
周小凤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副主任医师

婴儿声音嘶哑可能由声带过度使用、喉炎、先天性喉部异常、胃食管反流、声带结节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喂养方式、雾化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

1、声带过度使用

婴儿长时间哭闹或发声方式不当可能导致声带充血水肿。表现为间歇性声音嘶哑,哭闹后加重。建议家长减少环境噪音刺激,采用安抚奶嘴或轻拍背部帮助镇静。哺乳后竖抱拍嗝有助于减少因胀气引发的哭闹。

2、急性喉炎

病毒感染引起的声门下水肿是常见病因,多伴随犬吠样咳嗽和吸气性喉鸣。可遵医嘱使用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减轻水肿,配合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稀释痰液。家长需保持室内湿度在50%-60%,避免冷空气刺激。

3、先天性喉软化

喉软骨发育不完善导致吸气时喉部塌陷,典型表现为出生后2-4周出现的间断性喘鸣和声音嘶哑。多数患儿在18-24个月自愈,严重者需考虑喉成形术。喂养时应采用45度角半卧位,少量多次进食。

4、胃食管反流

胃酸刺激喉部黏膜可引起慢性声音嘶哑,常伴随吐奶、拒食。建议使用稠厚型配方奶,喂食后保持直立位30分钟。医生可能推荐磷酸铝凝胶保护黏膜或西甲硅油乳剂减少胀气。

5、声带小结

长期声带摩擦形成的良性增生多见于持续哭闹的婴儿,表现为持续性声音沙哑。确诊需喉镜检查,多数通过声休护理改善,极少数需显微喉镜下切除术。家长应记录每日哭闹时长,避免过度用声。

日常需监测呼吸频率和肤色变化,避免接触二手烟等呼吸道刺激物。若声音嘶哑持续超过两周、伴随呼吸困难或喂养困难,应及时就诊耳鼻喉科。记录症状发生时间与喂养、睡眠的关联性有助于医生判断病因。保持适宜室温22-24℃和每日12-15次母乳喂养频率能降低喉部刺激风险。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什么是泪囊炎的症状

泪囊炎的症状主要有溢泪、眼部分泌物增多、内眦部红肿压痛、泪囊区皮肤发红肿胀、脓性分泌物反流等。泪囊炎通常由鼻泪管阻塞、细菌感染、鼻腔炎症、眼部外伤、先天性发育异常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抗生素治疗、泪道冲洗、泪道探通、泪囊鼻腔吻合术、泪囊摘除术等方式治疗。

1、溢泪

溢泪是泪囊炎最常见的症状,表现为眼泪无法正常通过鼻泪管排出,导致眼泪从眼角溢出。患者常感觉眼睛湿润,尤其在寒冷或刮风天气更为明显。溢泪可能由鼻泪管阻塞引起,导致泪液无法流入鼻腔。长期溢泪可能导致眼睑皮肤潮湿、发红甚至糜烂。建议患者保持眼部清洁,避免揉搓眼睛,及时就医检查泪道通畅情况。

2、眼部分泌物增多

泪囊炎患者常出现眼部分泌物增多,尤其在晨起时更为明显。分泌物多为黏液性或脓性,可能黏附在睫毛上形成痂皮。分泌物增多与泪囊内细菌感染有关,常见致病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等。患者可用无菌棉签蘸取生理盐水清洁眼睑边缘,避免使用不洁物品擦拭眼睛。若分泌物持续增多或呈脓性,应尽早就医进行抗生素治疗。

3、内眦部红肿压痛

急性泪囊炎患者可能出现内眦部红肿压痛,触摸泪囊区时有明显疼痛感。红肿范围可能扩散至眼睑和面颊部,伴有局部皮肤温度升高。这种情况提示泪囊急性感染,可能形成脓肿。患者应避免挤压红肿部位,可进行局部热敷缓解症状,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眼药水或口服抗生素治疗,防止感染扩散。

4、泪囊区皮肤发红肿胀

泪囊区皮肤发红肿胀是急性泪囊炎的典型表现,患者可观察到内眼角下方出现明显的红肿包块。随着病情发展,肿胀可能逐渐增大并伴有剧烈疼痛。这种情况多由细菌感染导致泪囊内脓液积聚引起。患者需立即就医,医生可能建议进行泪道冲洗或切开引流,同时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未经治疗的急性泪囊炎可能发展为眶周蜂窝织炎等严重并发症。

5、脓性分泌物反流

按压泪囊区时出现脓性分泌物从泪小点反流是慢性泪囊炎的特征性表现。分泌物可能为黄色或黄绿色,量多且黏稠。长期脓性分泌物反流可能导致结膜慢性炎症或角膜炎。医生可能建议进行泪道冲洗或探通治疗,严重者需考虑手术治疗。患者应注意眼部卫生,避免与他人共用毛巾等个人物品,防止交叉感染。

泪囊炎患者应注意保持眼部清洁,每日用温水或生理盐水清洁眼周,避免使用刺激性化妆品。饮食上可多摄入富含维生素A和C的食物,如胡萝卜、西蓝花、柑橘类水果等,有助于维持眼部健康。避免长时间用眼,适当休息,减少电子屏幕使用时间。若出现急性症状如剧烈疼痛、视力下降或发热等全身症状,应立即就医。婴幼儿泪囊炎患者家长应定期按摩泪囊区,促进鼻泪管通畅,但需在医生指导下正确操作。慢性泪囊炎患者应遵医嘱定期复查,防止病情反复或加重。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