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伟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副主任医师
核磁共振检查时身体内有金属存在可能会导致安全风险,例如组织灼伤、金属移位或设备干扰,具体情况取决于金属的材质、大小及位置。建议在接受检查前务必告知以评估风险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1、金属对检查的影响与潜在风险
核磁共振是一种利用强大磁场和射频波的医学成像技术,金属物体可能在磁场作用下产生移位或发热。对于植入式金属器械,如人工关节、心脏起搏器、血管支架等,磁场可能对其位置或功能产生影响,严重情况下或导致组织损伤或金属变形。另外,小型金属物品,如牙科金属材料或体内微小金属碎片,可能引起轻微到严重的组织灼伤。核磁共振的安全性取决于金属的材质与具体情况,例如钛通常相对安全,但铁磁性材料风险较高。
2、如何预防潜在危害
为了确保检查的安全性,患者在核磁共振前应尽可能详细告知医生自己的身体情况,尤其是植入性的医疗器械或既往受伤留有金属异物的情况。如果确实存在金属器械,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方案,例如更换成其他成像方式如CT或X光或选择不影响金属的低磁场核磁共振设备。检查时需将体外的金属物品包括首饰、眼镜等全部清除。
3、如何判断金属是否影响核磁共振
现代医疗设备制造标准对核磁共振兼容性有明确的规定,部分金属植入物已被设计为“核磁共振兼容”,这意味着它们可安全用于核磁共振环境。但仍需医生确认后再进行检查。如果身体曾受外伤导致金属异物残留如金属碎片刺入,建议在检查前额外进行影像学评估,以评估金属位置及类型,确保万无一失。
核磁共振检查前务必确保体内金属情况与设备兼容,若不能确认或有疑虑,应在接受检查前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这不仅有助于提升检查安全性,也能更好地保障您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