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普通内科

一岁半宝宝发烧后口腔里长了水泡怎么办

| 1人回答 | 78次阅读

问题描述:
一岁半宝宝发烧后口腔里长了水泡怎么办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周小凤
周小凤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副主任医师

一岁半宝宝发烧后口腔里长水泡可能是疱疹性口腔炎或手足口病,可通过保持口腔清洁、补充水分、使用药物缓解症状、物理降温、密切观察病情等方式处理。疱疹性口腔炎通常由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引起,手足口病多与柯萨奇病毒A16型或肠道病毒71型感染有关。

1、保持口腔清洁

使用婴幼儿专用软毛牙刷或纱布蘸取温水轻柔清洁口腔,避免水泡破裂引发继发感染。可选用不含酒精的儿童口腔清洁液,如生理盐水或碳酸氢钠溶液漱口。清洁后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以温凉流质或半流质食物为主。

2、补充水分

发烧和口腔水泡可能导致脱水,需少量多次补充温水、母乳或配方奶。可适当给予口服补液盐溶液,帮助维持电解质平衡。避免酸性果汁或过热饮品刺激口腔黏膜,可用吸管减少液体与溃疡面的接触。

3、药物缓解症状

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或布洛芬混悬液控制发热。口腔局部可喷涂开喉剑喷雾剂(儿童型)或涂抹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抑制病毒复制。继发细菌感染时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头孢克洛干混悬剂或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颗粒。

4、物理降温

体温超过38.5℃时采用温水擦浴,重点擦拭颈部、腋窝及腹股沟等大血管处。保持室内通风,衣着宽松透气,避免包裹过厚。退热贴可贴于额头或颈部,但需注意皮肤过敏反应,每4小时更换一次。

5、密切观察病情

每日记录体温变化、水泡数量及进食情况。若出现持续高热、嗜睡、肢体抖动或尿量减少,需警惕重症手足口病可能。疱疹性口腔炎患儿可能出现牙龈红肿出血,手足口病患儿的手足臀部可能出现红色斑丘疹或疱疹。

患儿餐具需煮沸消毒,避免与其他儿童共用物品。恢复期可给予米汤、蒸蛋等软烂食物,补充维生素B族促进黏膜修复。保持室内湿度在50%-60%,减少因张口呼吸导致的口腔干燥。若72小时内症状无改善或出现抽搐、呼吸困难等表现,应立即就医进行血常规和病毒学检查。平时注意培养孩子勤洗手习惯,流行季节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尿道下裂手术后多久可以恢复?

尿道下裂手术后一般需要7-30天恢复,具体时间与手术方式、术后护理及个体差异有关。

尿道下裂手术后的恢复时间可分为三个阶段。术后1-7天为急性恢复期,此时需保持导尿管通畅,避免剧烈活动,伤口可能出现轻微肿胀或渗液,需遵医嘱使用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等抗生素预防感染。术后7-14天进入组织修复期,导尿管通常已拔除,可逐步恢复日常活动,但需避免骑跨动作,部分患者需使用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促进伤口愈合。术后15-30天为功能恢复期,多数患者排尿功能基本正常,但完全愈合需观察是否有尿瘘或尿道狭窄等并发症,必要时需复查尿道造影。术后恢复期间应保持会阴清洁,每日用生理盐水冲洗,穿着宽松棉质内衣,饮食以高蛋白、高维生素C食物为主,如鸡蛋、西蓝花等,促进组织修复。

建议术后1个月、3个月定期复查尿流率及超声检查,若出现排尿困难、发热或伤口红肿需及时就医。儿童患者家长需注意观察排尿状态,避免患儿抓挠伤口,术后6个月内禁止游泳或骑自行车等运动。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