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皮肤性病科

为什么一到夏天就会长湿疹

| 1人回答 | 34次阅读

问题描述:
为什么一到夏天就会长湿疹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王晓彦
王晓彦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主任医师

夏季湿疹反复发作可能与高温潮湿、汗液刺激、过敏原接触、皮肤屏障受损及微生物感染等因素有关。湿疹在医学上称为特应性皮炎,主要表现为皮肤红斑、丘疹、水疱伴瘙痒,严重时可出现渗液和结痂。夏季高发的诱因主要有汗液滞留刺激皮肤、紫外线照射加重炎症、尘螨等过敏原活跃、频繁洗浴破坏皮脂膜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微生物繁殖。

1. 汗液刺激

汗液中的氯化钠、尿素等成分在高温环境下长期滞留皮肤表面,会破坏角质层完整性。汗液蒸发后形成的结晶会摩擦皮肤,导致机械性损伤。这种情况常见于颈部、肘窝等皱褶部位,建议及时用温水清洁后涂抹含神经酰胺的保湿霜,避免搔抓。严重时可遵医嘱使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或他克莫司软膏控制炎症。

2. 过敏原暴露

夏季尘螨、花粉、霉菌等过敏原浓度升高,通过呼吸道或皮肤接触诱发免疫反应。尘螨代谢产物中的Der p1蛋白可激活肥大细胞释放组胺,表现为对称分布的红斑和剧烈瘙痒。家长需定期清洗空调滤网、更换床品,儿童患者可口服氯雷他定糖浆缓解症状,局部使用炉甘石洗剂收敛止痒。

3. 屏障功能障碍

频繁洗浴和使用碱性清洁剂会洗脱皮脂膜,导致丝聚蛋白合成减少、角质层含水量下降。表现为皮肤干燥脱屑伴细小裂纹,洗澡后紧绷感明显。建议控制每日洗浴不超过1次,水温32-37℃,沐浴后3分钟内涂抹含透明质酸的保湿乳。急性期可短期使用复方氟米松软膏修复屏障。

4. 微生物定植

金黄色葡萄球菌分泌的超抗原可激活T细胞引发免疫 cascade 反应,其生物膜形成会阻碍抗生素渗透。表现为渗出性糜烂面伴黄色结痂,好发于四肢屈侧。需进行细菌培养后针对性使用莫匹罗星软膏,合并真菌感染时可联用酮康唑乳膏。保持患处干燥通风,避免覆盖密闭敷料。

5. 紫外线损伤

UVB辐射可诱导角质形成细胞释放IL-31等致痒介质,同时抑制朗格汉斯细胞的免疫调节功能。多表现为日光暴露部位的苔藓样变和色素沉着。建议选择SPF30+的物理防晒霜,穿宽松棉质衣物遮挡。急性光敏反应时可冷敷处理,遵医嘱口服羟氯喹片调节光敏性。

夏季湿疹护理需注重环境调控,保持室内温度26℃左右、湿度50%-60%,选择透气纯棉衣物。饮食避免海鲜、芒果等易致敏食物,适当补充维生素D3和Omega-3脂肪酸。洗澡后采用拍干方式而非擦拭,坚持每日涂抹足量保湿剂。若皮损面积超过体表10%或出现脓性分泌物,应及时至皮肤科进行斑贴试验和血清IgE检测,必要时采用窄谱UVB光疗或短期系统应用环孢素软胶囊。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指甲根部红肿怎么办

指甲根部红肿可通过局部护理、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通常由外伤、感染、甲沟炎、过敏反应、真菌感染等原因引起。 1、局部护理:避免挤压或摩擦红肿部位,保持指甲周围清洁干燥。使用温水浸泡患处,每天2-3次,每次10-15分钟,有助于减轻炎症。涂抹温和的抗菌药膏,如红霉素软膏,每日2次,促进愈合。 2、药物治疗:若红肿伴随疼痛或化脓,可使用抗生素药物,如头孢克洛胶囊,每次500mg,每日3次,连续服用5-7天。局部涂抹激素类药膏,如氢化可的松乳膏,每日2次,缓解炎症反应。 3、感染控制:甲沟炎可能与细菌或真菌感染有关,通常表现为红肿、疼痛、化脓等症状。局部使用抗真菌药物,如克霉唑乳膏,每日2次,连续使用2周。严重感染需口服抗真菌药物,如伊曲康唑胶囊,每日200mg,连续服用1-2周。 4、过敏处理:红肿可能与接触过敏原有关,如指甲油或清洁剂。避免接触已知过敏原,使用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片,每日10mg,缓解过敏症状。局部涂抹抗过敏药膏,如炉甘石洗剂,每日2-3次,减轻红肿。 5、预防措施:保持指甲修剪整齐,避免过短或过深修剪。穿戴宽松舒适的鞋子,减少对指甲的压迫。定期消毒指甲工具,避免交叉感染。日常使用护手霜,保持手部皮肤滋润,减少皮肤开裂风险。 日常饮食中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和蛋白质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鸡蛋、鱼类,有助于促进伤口愈合。适量运动,如散步或瑜伽,增强免疫力,预防感染。若红肿持续加重或伴随发热,建议及时就医,排除严重感染或其他疾病。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