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95次阅读
拔智齿第二天不疼了通常说明恢复良好,但并不能完全代表伤口已完全愈合。智齿拔除后恢复过程需要经历多个阶段,疼痛减轻仅是初步表现。
拔牙后24-48小时疼痛缓解属于正常现象,此时血凝块初步形成,牙龈组织开始修复。多数患者在此阶段可正常进食软食,但需避免用患侧咀嚼。伤口周围可能出现轻微肿胀或淤青,可通过冰敷缓解。保持口腔清洁至关重要,建议使用医生推荐的漱口水轻柔漱口,刷牙时避开手术区域。术后72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吸烟及饮酒,防止血凝块脱落引发干槽症。
少数情况下,疼痛突然消失可能伴随异常表现。若出现伤口持续渗血、腐臭味分泌物、下颌僵硬或发热超过38℃,可能提示感染或干槽症。干槽症通常发生在术后3-5天,表现为剧烈疼痛向耳部放射,此时血凝块溶解暴露出骨面。长期麻木感可能提示神经损伤,需及时复查。糖尿病患者、免疫低下人群及复杂阻生齿拔除者更需警惕延迟性并发症。
建议术后7-10天复诊拆线并评估愈合情况,完全骨愈合需3-6个月。恢复期间应保持高蛋白饮食,适量补充维生素C促进胶原合成,避免过硬、过热或辛辣刺激食物。出现异常症状应及时联系口腔外科医生,避免自行判断延误治疗。
牙齿根部出现横缝可能由牙釉质发育不全、牙齿磨损、牙周病、龋齿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补牙、根管治疗、牙周治疗、牙冠修复等方式改善。
1. 牙釉质发育不全牙齿发育期钙化异常导致釉质薄弱,横缝处易堆积色素。建议使用含氟牙膏加强矿化,严重缺损需复合树脂填充修复。
2. 牙齿磨损长期咬硬物或磨牙导致牙颈部楔状缺损,表现为水平裂纹。避免咀嚼坚硬食物,缺损较大时可选择玻璃离子水门汀修复。
3. 牙周病牙龈萎缩使牙根暴露,细菌侵蚀形成根面沟槽。伴随牙龈出血、牙齿松动,需进行龈下刮治配合盐酸米诺环素局部用药。
4. 龋齿根面龋坏形成横向龋洞,常伴有冷热敏感。可能与唾液减少、口腔卫生差有关,需去腐后使用流动树脂充填。
日常使用软毛牙刷竖刷法清洁牙颈部,定期口腔检查可早期发现病变。出现明显冷热刺激痛或食物嵌塞时应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