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81次阅读
植物人大小便护理需通过人工辅助排便、导尿管留置、尿不湿使用、间歇性导尿、肠道功能训练等方式处理。植物人因长期卧床、神经功能损伤等原因可能导致大小便失禁或排便困难,需结合具体情况进行护理干预。
1、人工辅助排便
对于存在便秘情况的植物人,护理人员可戴手套涂抹润滑剂后,用手指轻柔刺激肛门促进排便。操作前观察腹部胀满程度,排便后需清洁会阴并检查皮肤有无破损。长期卧床易导致肠蠕动减弱,可配合顺时针腹部按摩帮助肠道蠕动。
2、导尿管留置
尿潴留患者需留置导尿管持续引流尿液,选择硅胶材质导尿管减少刺激。每日用生理盐水清洗尿道口,导尿管每2-4周更换。密切观察尿液颜色和量,出现浑浊、血尿等情况需及时处理。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是常见并发症。
3、尿不湿使用
失禁患者可使用成人尿不湿吸收排泄物,选择透气性好、吸水量大的产品。每2-3小时检查更换一次,排便后立即清洁。保持会阴部干燥可涂抹氧化锌软膏预防尿布疹。需定期翻身避免局部皮肤长期受压。
4、间歇性导尿
对膀胱功能部分保留的患者,可采用清洁间歇导尿术。每4-6小时用一次性导尿管排空膀胱,导尿前后严格手部消毒。此法可降低尿路感染概率,但需要护理人员掌握规范操作流程。需记录每次尿量和残余尿量。
5、肠道功能训练
通过定时按摩腹部、调整饮食纤维摄入、固定时间刺激排便反射等方法建立排便规律。可遵医嘱使用开塞露或甘油灌肠剂辅助,避免长期使用泻药。训练需持续较长时间方可见效,需配合营养支持维持肠道功能。
植物人护理需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每2小时翻身拍背预防压疮。饮食应保证足够水分和膳食纤维,必要时添加肠道益生菌。定期进行肢体被动活动改善血液循环。建议家属学习专业护理技能,定期带患者到医院评估泌尿系统和肠道功能状态,根据病情调整护理方案。注意观察大小便性状变化,出现异常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