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0次阅读
补牙齿没有严格的最佳年龄限制,乳牙期、恒牙期及成年后均可根据龋齿情况及时修补。龋齿修补需结合牙齿发育阶段、龋坏程度及个体口腔健康状况综合评估,建议发现龋齿后尽早干预。
乳牙期2-6岁是龋齿高发阶段,乳牙龋坏可能影响恒牙发育,即使乳牙会替换也需及时修补。此阶段补牙以玻璃离子水门汀等对牙髓刺激小的材料为主,操作时需配合儿童行为管理。恒牙6-12岁开始萌出,新萌恒牙窝沟较深易滞留食物残渣,早期龋采用渗透树脂微创修复可最大限度保留牙体组织。青少年12-18岁饮食不规律致龋风险高,复合树脂充填能兼顾美观与功能。成年人龋齿发展较快,深龋近髓时需垫底后再充填,中老年人根面龋常见,需选用氟释放材料。老年人牙龈退缩导致牙根暴露,根面龋进展迅速,即使无疼痛也应尽早修补防止牙齿折断。
日常应每半年进行口腔检查,发现牙面色泽改变或进食敏感及时就诊。儿童可使用含氟牙膏刷牙,家长需监督其睡前清洁。减少碳酸饮料及高糖零食摄入,餐后清水漱口或使用牙线清洁邻面。孕妇激素变化易发妊娠期龈炎,更需加强口腔卫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会加速龋病进展,需缩短复查间隔。正畸患者托槽周围易堆积菌斑,需配合冲牙器辅助清洁。
牙龈肿痛一般可以遵医嘱使用西地碘含片,但需结合具体病因判断。西地碘含片主要用于口腔黏膜感染性炎症的辅助治疗,若牙龈肿痛由非感染因素引起则不建议使用。
西地碘含片的主要成分为分子碘,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对细菌、真菌和病毒均有抑制效果。当牙龈肿痛由牙龈炎、牙周炎等细菌感染引起时,该药物可通过局部含服缓解炎症反应,减轻肿胀和疼痛。使用时应将药片置于患处缓慢溶解,避免咀嚼或整片吞服,每日使用次数需严格遵循医嘱。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口腔黏膜刺激感、唾液分泌增多等不良反应,通常停药后可自行缓解。
若牙龈肿痛由牙髓炎、智齿冠周炎等需引流处理的感染引起,或与龋齿、牙齿隐裂等机械性刺激有关,单纯使用西地碘含片效果有限。妊娠期女性、甲状腺疾病患者及对碘过敏者禁用该药物。长期大量使用可能导致口腔菌群失调,增加继发真菌感染风险。
出现牙龈肿痛建议先进行口腔检查明确病因,日常应注意保持口腔卫生,使用软毛牙刷轻柔清洁,避免进食辛辣刺激食物。可配合生理盐水漱口减轻炎症,若肿痛持续超过3天或伴随发热、淋巴结肿大等症状,需及时就医进行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