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新生儿肚脐掉了能洗澡吗

| 1人回答 | 36次阅读

问题描述:
新生儿肚脐掉了能洗澡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王志新
王志新 中日友好医院 主任医师

新生儿肚脐脱落后一般可以洗澡,但需确保脐部完全干燥且无感染迹象。若脐部存在红肿、渗液等异常情况,则不建议沾水。

脐带脱落后1-2天内,脐窝可能仍有轻微潮湿或结痂,此时可用温水快速擦洗身体,避开脐部区域。使用清水即可,避免使用刺激性沐浴产品。洗后立即用无菌棉签蘸干脐窝,保持局部通风干燥。日常应选择纯棉透气衣物,避免摩擦或压迫脐部。脐部完全愈合通常需要3-7天,期间观察是否有异常分泌物或异味。

若脐部出现黄色脓性分泌物、周围皮肤发红发热或宝宝哭闹抗拒触碰,可能提示脐炎。此时禁止沾水,需用碘伏消毒后就医。早产儿或免疫力低下新生儿更需谨慎,脐带脱落初期可暂时采用分段擦浴方式。护理时家长需洗净双手,避免触碰未愈合的脐窝深处。

建议选择两次喂奶间隙洗澡,室温维持在26-28℃,水温38-40℃。沐浴时间控制在5分钟内,洗后涂抹婴儿专用润肤乳时避开脐周。若发现脐部有血痂,无须强行清除,待其自然脱落。定期检查尿布边缘是否摩擦脐部,必要时将尿布前端反折。出现持续渗血、肉芽增生等情况需及时儿科就诊。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儿童缺铁性贫血的症状有哪些

儿童缺铁性贫血的症状主要有皮肤黏膜苍白、乏力、食欲减退、异食癖、注意力不集中等。缺铁性贫血是由于体内铁元素缺乏导致血红蛋白合成不足引起的,常见于生长发育迅速的儿童群体。

1、皮肤黏膜苍白

缺铁性贫血会导致血红蛋白减少,使得皮肤、口唇、眼睑等部位的黏膜颜色变淡。家长可观察孩子甲床、手掌等部位是否呈现苍白色。这种情况通常与铁摄入不足或吸收障碍有关,需通过血常规检查确诊。治疗上可遵医嘱使用右旋糖酐铁口服溶液、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等铁剂,同时增加红肉、动物肝脏等富含铁的食物摄入。

2、乏力

患儿常表现为容易疲倦、活动耐力下降,轻微运动后即出现气喘。这与血红蛋白携氧能力下降导致组织缺氧有关。家长需注意孩子是否出现不愿参与体育活动、经常要求抱抱等表现。除补充铁剂外,可适当增加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帮助铁吸收,避免与牛奶、浓茶同服影响铁剂效果。

3、食欲减退

缺铁会影响消化酶活性,导致食欲下降、进食量减少。部分患儿可能出现拒食、挑食等行为。家长应准备颜色鲜艳、造型可爱的富铁食物如肝泥、牛肉丸等刺激食欲。严重者可遵医嘱使用葡萄糖酸亚铁糖浆等口感较好的铁剂,避免空腹服用引起胃肠不适。

4、异食癖

部分患儿会出现啃咬非食物物品的行为,如吃泥土、纸屑、冰块等。这种异常进食行为与缺铁影响神经系统功能有关。家长发现后应及时收走危险物品,避免误食造成肠梗阻或铅中毒。治疗上需严格遵医嘱规范补铁,通常异食癖在铁剂治疗2-4周后会逐渐消失。

5、注意力不集中

长期缺铁会影响脑细胞能量代谢,表现为学习能力下降、多动、烦躁等神经系统症状。家长需关注孩子在幼儿园或学校的表现,避免误诊为多动症。除药物治疗外,可配合认知训练,保证充足睡眠。重度贫血患儿可能出现心率增快、心脏扩大等表现,需及时就医。

预防儿童缺铁性贫血需保证每日膳食中含铁丰富的食物摄入,如瘦肉、蛋黄、深绿色蔬菜等。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等高风险群体可在医生指导下预防性补充铁剂。定期进行血常规检查,避免长期缺铁影响生长发育。烹饪时使用铁锅、搭配维生素C丰富的食物可提高铁吸收率。发现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补铁导致铁过量中毒。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