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小儿心肌炎有什么症状怎么治疗好的快呢

| 1人回答 | 45次阅读

问题描述:
小儿心肌炎有什么症状怎么治疗好的快呢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姚伟
姚伟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副主任医师

小儿心肌炎的症状主要有发热、乏力、胸闷、心悸、呼吸困难等,可通过休息、药物治疗、对症支持治疗等方式治疗。小儿心肌炎通常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自身免疫反应、药物反应、毒素刺激等原因引起。

1、发热

发热是小儿心肌炎的常见症状,体温可能超过38摄氏度。病毒感染是引起发热的主要原因,如柯萨奇病毒、腺病毒等。家长需注意监测患儿体温,遵医嘱使用退热药物如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等。同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适当减少衣物帮助散热。

2、乏力

患儿可能出现明显乏力、精神萎靡、活动减少等症状。这与心肌受损导致心输出量减少有关。家长需让患儿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可遵医嘱使用营养心肌药物如辅酶Q10片、维生素C片等改善心肌代谢。

3、胸闷

胸闷表现为胸部压迫感或不适感,可能伴有叹气样呼吸。这与心肌炎症导致心脏收缩功能下降有关。家长需安抚患儿情绪,避免哭闹加重症状。医生可能会开具改善心肌供血的药物如曲美他嗪片等。

4、心悸

患儿可能主诉心跳快、心跳重或不规则,这与心肌炎症影响心脏传导系统有关。医生可能会进行心电图检查,必要时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如普罗帕酮片等。家长需记录患儿心悸发作的频率和持续时间。

5、呼吸困难

严重心肌炎患儿可能出现呼吸急促、费力,甚至口唇发绀。这与心功能不全导致肺淤血有关。需立即就医,医生可能会给予吸氧、利尿剂如呋塞米注射液等治疗。家长需密切观察患儿呼吸频率和面色变化。

小儿心肌炎患儿应保证充足休息,避免剧烈运动3-6个月。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少量多餐,限制钠盐摄入。恢复期可遵医嘱进行适度康复训练。定期复查心电图、心脏超声等评估心脏功能。家长需密切观察患儿症状变化,出现异常及时就医。保持良好卫生习惯,预防呼吸道感染,避免心肌炎复发。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幼儿龋齿没必要补牙吗

幼儿龋齿可通过补牙、氟化物治疗、窝沟封闭、饮食调节、口腔护理等方式治疗。幼儿龋齿通常由不良饮食习惯、口腔卫生不佳、牙齿发育异常、唾液分泌减少、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 1、补牙:龋齿发展到一定程度时,补牙是必要的治疗手段。补牙可以去除龋坏组织,填充材料恢复牙齿形态和功能,防止龋齿进一步恶化。常用的补牙材料包括复合树脂、玻璃离子等。 2、氟化物治疗:氟化物可以增强牙齿的抗酸能力,促进牙釉质再矿化。氟化物治疗包括局部涂氟、含氟牙膏使用等,适用于早期龋齿或龋齿风险较高的幼儿。 3、窝沟封闭:窝沟封闭是一种预防性治疗,通过封闭牙齿表面的窝沟,减少食物残渣和细菌的滞留,降低龋齿发生率。适用于牙齿刚萌出时,尤其是有深窝沟的磨牙。 4、饮食调节:减少高糖、高酸性食物的摄入,增加富含钙、磷的食物,有助于预防龋齿。避免频繁进食,尤其是睡前不吃甜食,减少牙齿暴露在酸性环境中的时间。 5、口腔护理: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每天早晚刷牙,使用儿童专用牙刷和含氟牙膏。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龋齿问题,确保牙齿健康。 幼儿龋齿的预防和治疗需要家长和医生的共同努力。通过合理的饮食调节、良好的口腔护理习惯、定期的口腔检查,以及必要的医疗干预,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龋齿的发生。饮食上应注重均衡营养,多摄入富含钙、磷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绿叶蔬菜等,减少高糖、高酸性食物的摄入。运动方面,适量的户外活动有助于增强体质,促进钙的吸收。护理上,家长应监督幼儿养成良好的刷牙习惯,定期带幼儿进行口腔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口腔问题。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