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6次阅读
牙龈脱离牙齿可能由牙周炎、牙龈炎、创伤性咬合、糖尿病、激素水平变化等原因引起。牙龈脱离牙齿通常表现为牙龈红肿、出血、牙齿松动、牙周袋形成、口臭等症状。
1、牙周炎
牙周炎是牙龈脱离牙齿的常见原因,主要由牙菌斑中的细菌长期刺激牙龈导致。牙周炎会导致牙龈红肿、出血,严重时牙龈与牙齿分离形成牙周袋。治疗牙周炎需通过洗牙清除牙结石,配合使用甲硝唑、阿莫西林、多西环素等药物控制感染。日常需加强口腔卫生,使用牙线清洁牙缝。
2、牙龈炎
牙龈炎是牙龈组织的炎症反应,多因口腔卫生不良引起。牙龈炎早期表现为牙龈边缘红肿、触碰易出血,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发展为牙周炎。治疗牙龈炎主要通过超声波洁治去除牙菌斑,配合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碘甘油等局部药物。建议每日刷牙两次,定期口腔检查。
3、创伤性咬合
牙齿排列不齐或咬合关系异常可能导致局部牙龈长期受压,造成牙龈萎缩。磨牙症患者夜间不自觉的紧咬牙也会加重牙龈损伤。改善创伤性咬合需通过正畸治疗调整牙齿位置,磨牙症患者可佩戴咬合垫。避免用牙开瓶盖等硬物,减少对牙龈的机械刺激。
4、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口腔微循环障碍会增加牙龈感染风险。高血糖环境利于细菌繁殖,加速牙周组织破坏。糖尿病患者出现牙龈问题需严格控制血糖,口腔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可使用替硝唑、头孢克肟等抗生素。定期监测糖化血红蛋白水平。
5、激素水平变化
妊娠期、青春期女性激素水平波动会使牙龈对菌斑刺激更敏感,易发生妊娠期牙龈炎或青春期牙龈炎。这类牙龈问题通常在激素水平稳定后缓解,但需加强口腔护理,使用软毛牙刷轻柔刷牙。孕妇可选用不含酒精的漱口水,避免刺激牙龈。
牙龈脱离牙齿患者应保持均衡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水果蔬菜,适量补充优质蛋白促进组织修复。避免吸烟饮酒等刺激口腔的行为,使用软毛牙刷配合巴氏刷牙法。建议每半年进行一次专业洁牙,发现牙龈出血、牙齿松动等症状及时就诊。糖尿病患者需特别注意口腔卫生,妊娠期女性可增加口腔检查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