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肾内科

肾结核引起脚肿怎么治

| 1人回答 | 86次阅读

问题描述:
肾结核引起脚肿怎么治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刘茂静
刘茂静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副主任医师

肾结核引起脚肿需通过抗结核药物治疗、利尿消肿、营养支持、手术治疗、并发症处理等方式综合治疗。肾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肾脏引起的慢性疾病,可能伴随发热、尿频、血尿等症状。

1、抗结核药物治疗

确诊肾结核后需规范使用抗结核药物,常用药物包括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等。这些药物需联合使用,遵循早期、规律、全程、适量、联合的用药原则。治疗过程中需定期监测肝肾功能,观察药物不良反应。抗结核治疗一般需要持续6-9个月,不可自行停药。

2、利尿消肿

针对脚肿症状可短期使用利尿剂减轻水肿,常用药物包括呋塞米、螺内酯等。使用利尿剂期间需监测电解质平衡,防止低钾血症发生。同时需限制钠盐摄入,每日饮水量控制在1500毫升左右。抬高下肢促进静脉回流也有助于缓解脚肿。

3、营养支持

肾结核患者常伴有营养不良,需保证充足热量和优质蛋白摄入。建议选择鸡蛋、鱼肉、瘦肉等易消化吸收的蛋白质来源。补充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有助于改善代谢。存在严重低蛋白血症时可静脉输注人血白蛋白。

4、手术治疗

对于单侧肾脏严重破坏、结核性脓肾或合并尿路梗阻的患者,可能需行肾切除术或病灶清除术。术前需充分抗结核治疗2-4周,术后仍需继续完成抗结核疗程。手术可消除感染病灶,改善肾功能,缓解脚肿等症状。

5、并发症处理

肾结核可能并发肾功能不全、高血压、贫血等,需针对性治疗。肾功能不全患者需调整药物剂量,必要时进行透析治疗。控制血压可选用钙通道阻滞剂或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严重贫血可补充铁剂或输注红细胞。

肾结核患者日常需注意休息,避免劳累,保证充足睡眠。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限制钠盐摄入,适当补充优质蛋白。定期复查尿常规、肾功能、泌尿系超声等检查。严格遵医嘱完成抗结核治疗全程,不可自行增减药物。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或症状加重时及时就医。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交叉感染。适当进行散步等轻度活动,促进血液循环,但避免剧烈运动。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如何有效预防尿路感染

预防尿路感染可通过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多饮水、避免憋尿、注意性生活卫生、定期体检等方式实现。尿路感染通常由细菌感染、免疫力下降、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引起。 1、个人卫生: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部,避免使用刺激性洗液。女性在如厕后应从前往后擦拭,避免将肛门细菌带入尿道。男性应定期清洗包皮,防止细菌滋生。 2、多饮水:每日饮水量应保持在1500-2000毫升,有助于稀释尿液并促进排尿,减少细菌在尿道内停留的时间。避免饮用含糖饮料和酒精,以免刺激尿道。 3、避免憋尿:及时排尿可以减少细菌在膀胱内的繁殖机会。长时间憋尿会增加尿路感染的风险,尤其是对于女性。建议每2-3小时排尿一次。 4、性生活卫生:性生活前后应清洗外阴部,性生活后及时排尿有助于冲洗尿道。使用安全套可以减少细菌传播的风险。女性在性生活后避免使用阴道冲洗液。 5、定期体检:定期进行尿常规检查,尤其是对于有尿路感染史的人群。及时发现并治疗潜在的泌尿系统疾病,如肾结石或前列腺增生,有助于预防尿路感染复发。 日常饮食中可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草莓和西兰花,有助于增强免疫力。适量运动如散步、瑜伽等可促进血液循环,提高身体抵抗力。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状态是预防尿路感染的关键。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