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五官科 > 耳鼻喉科

进入山区会耳鸣怎么办

| 1人回答 | 59次阅读

问题描述:
进入山区会耳鸣怎么办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张立红
张立红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主任医师

进入山区出现耳鸣可通过调整呼吸、吞咽动作、捏鼻鼓气、咀嚼口香糖、使用药物等方式缓解。耳鸣可能与气压变化、咽鼓管功能异常、噪音刺激、中耳炎、梅尼埃病等因素有关。

1、调整呼吸

缓慢深呼吸有助于平衡中耳内外压力,减轻耳鸣。可采取腹式呼吸法,用鼻子吸气4秒,屏息2秒后缓慢用嘴呼气6秒,重复5-10次。避免快速浅呼吸导致过度换气,可能加重耳鸣症状。该方法适用于轻度气压变化引起的耳鸣。

2、吞咽动作

频繁做吞咽动作能激活咽鼓管开闭,促进中耳压力平衡。可小口多次饮水或做空咽动作,每次连续吞咽3-5下,间隔2分钟重复。儿童可引导其吮吸棒棒糖增加唾液分泌。此方法对乘坐缆车或快速升降时出现的耳鸣效果较好。

3、捏鼻鼓气

捏住鼻孔闭口轻轻鼓气,使气流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注意力度需轻柔,每次持续1-2秒,每日不超过3次。感冒鼻塞时禁用,避免将鼻腔分泌物压入中耳。该方法能直接改善因咽鼓管阻塞导致的耳鸣。

4、咀嚼口香糖

咀嚼运动可刺激肌肉牵拉咽鼓管,建议选择无糖口香糖持续咀嚼10-15分钟。搭配头部前倾30度姿势效果更佳。糖尿病患者可用橡皮糖替代。该方法对高原旅行或飞行时的气压性耳鸣有预防作用。

5、使用药物

持续性耳鸣可遵医嘱使用盐酸倍他司汀片改善内耳循环,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缓解炎症,或甲钴胺片营养神经。梅尼埃病引发的耳鸣可能需要呋塞米片利尿减压。用药期间需监测是否出现嗜睡、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

进入山区前可进行咽鼓管功能训练,如每天练习鼓气动作。行程中避免戴耳机隔绝环境声,及时补充水分保持黏膜湿润。若耳鸣持续超过24小时或伴随听力下降、眩晕,需排查中耳积液、突发性耳聋等病症。登山时控制上升速度,每升高300米休息10分钟以适应气压变化,携带鼻喷生理盐水保持鼻腔通畅。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鼻息肉能否喝酒吗

鼻息肉患者一般不建议饮酒。酒精可能刺激鼻腔黏膜,加重炎症反应,影响病情恢复。

酒精具有扩张血管的作用,可能加重鼻腔黏膜充血水肿,导致鼻塞症状加重。鼻息肉患者本身存在鼻腔黏膜慢性炎症,饮酒可能刺激炎症反应,增加分泌物产生,使鼻息肉体积增大。部分患者饮酒后可能出现鼻腔干燥、灼热感或打喷嚏等不适症状。长期饮酒还可能降低机体免疫力,影响药物治疗效果。

少数患者在严格遵医嘱治疗且病情稳定的情况下,偶尔少量饮酒可能不会立即引发明显不适。但酒精仍可能通过血液循环影响鼻腔微环境,不利于炎症消退。合并过敏性鼻炎的患者饮酒后更易诱发鼻部症状加重。

鼻息肉患者应优先选择清淡饮食,保证充足水分摄入,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鼻腔清洁,遵医嘱使用鼻喷激素或进行手术治疗。定期复查,监测息肉变化情况。如必须饮酒,建议咨询主治医师评估个体情况,严格控制饮酒量和频率。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