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消化内科

病人化疗后拉肚子怎么办

| 1人回答 | 61次阅读

问题描述:
病人化疗后拉肚子怎么办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张玲
张玲 河南省肿瘤医院 主任医师
当病人在化疗之后出现拉肚子的情况,如果化疗方案还没有完成,需要暂时停止目前的化疗,针对病人拉肚子的现象进行对症处理。比如可以留取病人的大便,做便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实验。如果培养出了病原菌,就需要按照药敏试验的结果选用适当抗生素进行对症治疗。此外,还应该给病人口服保护肠道黏膜的药物,比如蒙脱石散进行对症处理,减轻拉肚子的现象。如果病人拉肚子的情况比较严重,需要给病人进行静脉补液,以便维持病人身体的水和电解质的平衡,避免出现脱水和离子紊乱的情况。当病人拉肚子好转之后,才可以完成化疗方案。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黄疸5.0正常吗?

黄疸数值5.0毫克/分升在新生儿期属于正常范围,成人则需结合具体症状评估。黄疸是血液中胆红素升高导致的皮肤、黏膜黄染现象,其正常值因年龄和检测方法不同而异。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通常在出生后2-3天出现,5-7天达高峰,血清总胆红素值一般不超过12.9毫克/分升。早产儿可能略高但不超过15毫克/分升。5.0毫克/分升在此阶段属于较低水平,多与肝脏代谢功能未完全成熟有关,表现为面部轻度黄染,通常无须特殊处理,通过加强喂养促进排便即可逐渐消退。

成人血清总胆红素正常值通常低于1.2毫克/分升,直接胆红素应小于0.4毫克/分升。若成人检测值为5.0毫克/分升,可能存在肝胆疾病或溶血问题。轻度升高可能与吉尔伯特综合征等遗传性代谢异常相关,表现为间歇性巩膜黄染;显著升高时可能伴随尿色加深、皮肤瘙痒,需警惕胆管梗阻、肝炎等疾病。需结合肝功能、尿常规及影像学检查进一步明确病因。

无论成人或新生儿,持续黄疸伴精神差、拒奶、发热或陶土样大便时应立即就医。日常需注意观察黄疸范围是否扩大,保证充足水分摄入,避免使用可能加重肝脏负担的药物。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可适当增加喂养频率,母亲饮食应减少高脂食物摄入。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