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妇产科

尿潴留病因与治疗

| 1人回答 | 87次阅读

问题描述:
尿潴留病因与治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李青
李青 北京安贞医院 主任医师

尿潴留可能由前列腺增生、尿道狭窄、神经源性膀胱、膀胱结石、药物副作用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导尿术、药物治疗、手术治疗、膀胱训练、中医调理等方式干预。

1、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增生是中老年男性常见病因,增大的腺体压迫尿道导致排尿困难,可能伴随尿频、夜尿增多。治疗需遵医嘱使用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非那雄胺片等药物缓解症状,严重者需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日常应避免久坐、限制酒精摄入。

2、尿道狭窄

尿道狭窄多由外伤或反复感染引起,表现为尿线变细、排尿费力。确诊需尿道造影检查,轻度狭窄可采用尿道扩张术,重度需尿道成形术。术后须预防感染,定期复查尿流率。

3、神经源性膀胱

糖尿病、脊髓损伤等导致膀胱神经调节异常,可能合并尿失禁或便秘。需进行尿动力学评估,使用酒石酸托特罗定片改善储尿功能,配合间歇导尿。患者需记录排尿日记,控制基础疾病。

4、膀胱结石

结石堵塞尿道内口引发急性尿潴留,常伴血尿、下腹痛。超声检查可明确诊断,较小结石可通过体外冲击波碎石,较大结石需膀胱镜取石术。术后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减少钙盐沉积。

5、药物副作用

抗胆碱药、麻醉剂等可能抑制膀胱收缩功能。出现排尿困难时应及时告知医生调整用药方案,必要时短期留置导尿管。老年患者用药前需评估肾功能。

尿潴留患者日常应规律排尿避免憋尿,限制咖啡因饮料摄入,可尝试温水坐浴放松盆底肌。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基础指标,术后患者定期复查泌尿系超声。若出现发热、持续腹胀需立即就医排除感染。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哺乳期间牙痛怎么治疗

哺乳期间牙痛可通过冷敷缓解、淡盐水漱口、调整饮食、就医治疗等方式处理。牙痛通常由龋齿、牙周炎、智齿冠周炎、牙髓炎等原因引起。

1、冷敷缓解

哺乳期牙痛初期可用冰袋冷敷面部疼痛部位,每次10分钟,间隔30分钟重复进行。冷敷能收缩血管减轻肿胀,适合牙龈肿痛或外伤引起的疼痛。

2、淡盐水漱口

用温开水溶解少量食盐,每日漱口3-4次。盐水具有抑菌作用,能缓解轻度牙龈炎或口腔溃疡导致的疼痛,操作简单且不影响哺乳安全。

3、调整饮食

避免过硬、过冷、过热的食物,选择温软流质饮食。减少糖分摄入可防止龋齿加重,适当补充维生素C有助于牙龈修复。

4、就医治疗

持续性疼痛需及时就诊口腔科,医生可能开具哺乳期安全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或进行龋齿填充等局部处理。治疗前需主动告知哺乳情况。

哺乳期用药需严格遵医嘱,治疗期间可继续母乳喂养,但需注意观察婴儿反应。保持口腔清洁,使用软毛牙刷轻柔刷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