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24次阅读
烧伤起水泡是否严重需根据水泡大小、深度及伴随症状判断。小面积浅表性水泡通常不严重,大面积或深部水泡可能提示二度以上烧伤,需及时就医。
浅二度烧伤的水泡较小,直径多小于1厘米,疱液清亮,基底呈粉红色,疼痛明显但无感染迹象。这类水泡由表皮与真皮浅层分离形成,皮肤屏障功能部分受损,但愈合后较少留疤。可局部消毒后保留疱皮,外用湿润烧伤膏或磺胺嘧啶银乳膏预防感染。避免自行刺破水泡,保持创面清洁干燥,通常7-10天愈合。
深二度或三度烧伤的水泡直径常超过2厘米,疱液浑浊或血性,基底苍白或焦痂样,痛觉减退但伴随红肿热痛等感染征象。这类损伤累及真皮深层甚至皮下组织,易继发金黄色葡萄球菌或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愈合后可能形成增生性瘢痕。需由医生清创处理,必要时使用注射用头孢呋辛钠或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抗感染,严重者需植皮手术修复。
烧伤后应立即用流动冷水冲洗15-20分钟降温,忌用冰敷或涂抹酱油牙膏等偏方。观察水泡变化,若出现发热、脓性分泌物或水泡迅速扩大,提示病情进展,须立即至烧伤专科处理。恢复期避免阳光直射创面,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减少摩擦,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如鸡蛋清、鱼肉促进组织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