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心血管内科

休克醒后还有危险吗

| 1人回答 | 61次阅读

问题描述:
休克醒后还有危险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李婷婷
李婷婷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副主任医师

休克醒后仍可能存在危险,需根据原发病因及器官损伤程度综合评估。休克复苏后的风险主要与多器官功能障碍、感染风险、原发病进展等因素相关。

休克后即使意识恢复,机体仍处于病理生理紊乱状态。由于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脑肾等重要器官可能发生迟发性功能障碍,表现为心律失常、认知减退或尿量减少。部分患者因微循环障碍持续存在,可能出现血压波动、乳酸升高等灌注不足表现。感染性休克患者因免疫抑制易继发肺炎、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需密切监测体温及炎症指标。若原发病未彻底控制如大出血未止、心梗未血运重建,休克可能再次发生。

特殊情况下风险显著增加。高龄患者因器官代偿能力差更易出现序贯性器官衰竭。休克持续时间超过6小时者,细胞凋亡程度加重导致恢复期延长。合并慢性基础疾病如肝硬化、慢性肾病者,代谢废物清除能力下降会加剧内环境紊乱。儿童因血容量储备少,休克后易出现反复循环不稳定。

休克复苏后应持续心电监护至少24-48小时,定期检测血气、乳酸及器官功能指标。建议保持静脉通路通畅,床头备急救药品。清醒后逐步恢复饮食时优先选择易消化食物,分次少量补充蛋白质与维生素。康复期避免剧烈活动,可进行床上踝泵运动预防血栓。出现精神萎靡、尿量骤减或呼吸困难等症状时须立即就医。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肥厚型心肌病心脏彩超的表现

肥厚型心肌病的心脏彩超表现主要包括心室壁增厚、左心室流出道梗阻、二尖瓣前叶收缩期前向运动、舒张功能异常以及心腔形态改变。这些表现通过彩超检查可以清晰观察到,为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1、心室壁增厚:肥厚型心肌病的典型特征是心室壁非对称性增厚,尤其是室间隔。彩超可显示室间隔厚度超过15mm,且与左心室后壁厚度比例异常。增厚的心肌可能导致心脏收缩功能增强,但舒张功能受限,影响心脏正常泵血。 2、左心室流出道梗阻:部分患者存在左心室流出道梗阻,彩超可观察到血流速度加快,压力阶差增大。梗阻可能引发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时需通过药物或手术治疗以缓解症状。 3、二尖瓣前叶收缩期前向运动:彩超可显示二尖瓣前叶在收缩期向前移动,称为SAM现象。这种现象可能加重左心室流出道梗阻,导致心输出量下降,患者可能出现晕厥或心律失常等症状。 4、舒张功能异常:肥厚型心肌病常伴随舒张功能异常,彩超可显示左心室舒张末压升高,E/A比值异常。舒张功能异常可能导致肺淤血,患者表现为活动后气短或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5、心腔形态改变:彩超可观察到左心室腔变小,形态异常,呈“香蕉形”或“沙漏形”。这种改变可能影响心脏的充盈和排血功能,进一步加重患者的症状。 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需结合临床症状、家族史及心脏彩超等多方面检查。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避免剧烈运动,保持情绪稳定,定期复查心脏彩超以监测病情变化。饮食上建议低盐、低脂,适量补充富含钾、镁的食物,如香蕉、菠菜等。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有助于改善心脏功能,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