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1次阅读
拔牙后脸肿多数属于正常现象,通常与创伤反应、局部炎症、个体差异、术后护理不当等因素有关。
1、创伤反应:拔牙过程中软组织损伤可能导致局部肿胀,一般3天内逐渐消退,可通过冰敷缓解。
2、局部炎症:创口周围可能出现轻度炎症反应,表现为红肿热痛,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甲硝唑、布洛芬等药物。
3、个体差异:部分人群因体质敏感或血管通透性较高,肿胀程度可能更明显,通常无需特殊处理。
4、术后护理不当:过早漱口或进食过热食物可能加重肿胀,需保持口腔清洁并避免创口刺激。
若肿胀持续超过5天或伴随剧烈疼痛、发热等症状,建议及时复诊排除感染等并发症。
艾滋病初期皮疹通常表现为红斑、丘疹或水疱,可能由免疫系统受损、药物过敏、机会性感染或HIV病毒直接作用引起。
1、免疫调节治疗HIV感染导致CD4细胞减少引发皮疹,需使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如替诺福韦、拉米夫定、多替拉韦抑制病毒复制,皮疹可能随免疫重建缓解。
2、抗过敏处理抗病毒药物引起的药疹需停用致敏药物,更换为雷特格韦等替代方案,可短期使用氯雷他定等抗组胺药缓解瘙痒症状。
3、抗感染治疗合并带状疱疹或真菌感染时需联用阿昔洛韦抗病毒或氟康唑抗真菌,严重者需静脉给药控制感染源。
4、局部对症治疗无破溃皮疹可外用炉甘石洗剂止痒,糜烂渗出需使用莫匹罗星软膏预防继发感染,避免抓挠加重皮损。
艾滋病相关皮疹需在传染病医院规范治疗,不可自行用药,日常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阳光暴晒加重炎症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