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1次阅读
饮酒与冠心病的关系需结合饮酒量及个体差异综合判断,长期过量饮酒会显著增加冠心病风险,而适量饮酒可能对部分人群有潜在心血管保护作用。
过量饮酒是冠心病明确的危险因素之一。酒精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乙醛可直接损伤心肌细胞,长期酗酒会导致心肌收缩力下降、心脏扩大,诱发酒精性心肌病。乙醇还会干扰脂质代谢,升高甘油三酯水平,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每日酒精摄入量超过25克(约2两白酒)的人群,冠状动脉钙化积分明显增高,心肌梗死发生率提升。临床常见酗酒者合并高血压、房颤等并发症,进一步加重心脏负荷。
少量饮酒可能通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发挥保护作用。红酒中的多酚类物质具有抗氧化效应,可抑制低密度脂蛋白氧化沉积。研究显示每日酒精摄入10-15克(约1两红酒)的中老年人群,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较轻。但这种保护效应存在个体差异,且酒精对肝脏、胃肠道的损害不可忽视。既往有肝病、胰腺炎或心律失常病史者,任何剂量的酒精都可能诱发疾病急性发作。
冠心病患者应严格遵医嘱调整饮酒习惯。急性心肌梗死后需完全戒酒,稳定期患者每日酒精摄入不宜超过5克。建议选择低度酒并避免空腹饮用,同时定期监测血压、心电图及肝功能。日常生活中需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通过综合管理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