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五官科 > 耳鼻喉科

中医诊断耳痈的方法是什么样的

| 1人回答 | 66次阅读

问题描述:
中医诊断耳痈的方法是什么样的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王强
王强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中医诊断耳痈主要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结合局部症状与全身辨证进行判断。耳痈在中医属“耳疮”范畴,多因风热邪毒侵袭、肝胆湿热上蒸或脾虚湿蕴所致,诊断时需重点关注耳部红肿热痛、脓液性状及伴随症状。

1、望诊:

观察耳廓及外耳道有无红肿、溃烂、渗液。急性耳痈可见耳部皮肤焮红肿胀,外耳道有黄稠脓液;慢性耳痈多表现为耳道潮湿、分泌物清稀或结痂。舌象上,风热证舌红苔薄黄,湿热证舌红苔黄腻,脾虚证舌淡胖有齿痕。

2、闻诊:

辨别耳内分泌物气味。湿热证脓液气味腥臭,风热证脓液略带酸腐味,脾虚湿盛者分泌物多无显著异味。同时注意患者是否有口臭等全身症状。

3、问诊:

询问耳痛性质(胀痛、刺痛、跳痛)、病程长短、听力变化及全身症状。风热证多伴发热恶寒,湿热证常见口苦咽干,脾虚证多见食欲不振。需了解既往有无反复发作史、挖耳习惯或游泳史。

4、切诊:

触诊耳周淋巴结是否肿大压痛,脉象上风热证多见浮数脉,肝胆湿热证常见弦滑脉,脾虚湿困者多现濡缓脉。急性期耳部触痛明显,慢性期可有轻微压痛。

5、辨证分型:

根据四诊结果区分证型。风热袭耳证用银翘散加减,肝胆湿热证选龙胆泻肝汤,脾虚湿蕴证予参苓白术散。外治可选用金黄散调敷或黄连滴耳液,脓成未溃者配合刺血疗法。

日常应避免挖耳、保持耳道干燥,急性期禁食辛辣发物。若耳痛加剧伴高热头痛,提示邪毒内陷,须及时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反复发作者需调理体质,配合艾灸足三里等穴位增强正气。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扁桃体上面有白色脓点怎么回事

扁桃体上面有白色脓点可能由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免疫系统功能低下、口腔卫生不良、扁桃体结石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抗生素治疗、抗病毒治疗、免疫调节、口腔清洁、手术干预等方式处理。 1、细菌感染:扁桃体上的白色脓点常由链球菌等细菌感染引起,表现为咽痛、发热、吞咽困难等症状。治疗时可使用青霉素V钾片500mg每日三次,或头孢克洛胶囊250mg每日两次,必要时需进行细菌培养以选择敏感抗生素。 2、病毒感染:EB病毒、腺病毒等感染也可导致扁桃体出现白色脓点,伴有乏力、淋巴结肿大等症状。治疗以对症支持为主,可使用布洛芬片400mg每6小时一次缓解症状,必要时进行抗病毒治疗。 3、免疫系统功能低下:长期熬夜、压力过大等因素可能导致免疫功能下降,增加感染风险。建议保持规律作息,保证每天7-8小时睡眠,适当补充维生素C片1000mg每日一次,增强免疫力。 4、口腔卫生不良:不注意口腔清洁可能导致细菌滋生,引发扁桃体感染。建议每天刷牙两次,使用含氟牙膏,饭后使用漱口水,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必要时进行洗牙等专业清洁。 5、扁桃体结石:扁桃体隐窝内积聚的食物残渣和细菌可形成结石,表现为白色颗粒状物质。可使用棉签轻轻去除,或使用生理盐水漱口,严重时需进行扁桃体切除术或激光碎石术。 日常护理中应注意保持口腔卫生,使用温盐水漱口,避免刺激性食物,适当增加饮水量。饮食上可多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橙子、猕猴桃,补充优质蛋白质如鸡蛋、鱼肉。运动方面建议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增强体质。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进行专业诊疗。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