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4次阅读
孕期血红蛋白低于70g/L或出现心悸、气短、面色苍白等明显症状时属于严重贫血。孕期贫血主要有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地中海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慢性病性贫血等原因引起,需及时就医干预。
1、缺铁性贫血
孕期铁需求量增加而摄入不足可能导致缺铁性贫血,表现为乏力、头晕、指甲脆薄。可通过硫酸亚铁片、右旋糖酐铁口服溶液、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等补铁药物治疗,同时增加红肉、动物肝脏等富含铁的食物。长期未纠正可能影响胎儿发育。
2、巨幼细胞性贫血
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会导致巨幼细胞性贫血,常见舌炎、手脚麻木症状。需补充叶酸片、维生素B12注射液,配合食用深绿色蔬菜和蛋奶制品。严重者可能出现神经系统损害。
3、地中海贫血
遗传性血红蛋白合成障碍可引起地中海贫血,表现为黄疸、脾肿大。轻型可通过输血缓解,重型需造血干细胞移植。基因检测可明确诊断,孕期需加强胎儿监测。
4、再生障碍性贫血
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导致全血细胞减少,伴随感染和出血倾向。需使用环孢素软胶囊、司坦唑醇片等免疫抑制剂,严重者需骨髓移植。孕期发病风险较高需密切监测。
5、慢性病性贫血
慢性感染或炎症会抑制铁利用,导致贫血迁延不愈。需治疗原发病,配合多糖铁复合物胶囊等药物。常见于孕期合并慢性肾病、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
孕期贫血患者应保证每日摄入瘦肉50-75g、血制品每周2-3次,搭配维生素C丰富的水果促进铁吸收。避免浓茶咖啡影响铁剂效果,适当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改善循环。定期监测血常规,出现活动后心慌、视物模糊等缺氧症状须立即就诊。注意区分生理性血液稀释与病理性贫血,孕中晚期血红蛋白正常下限为100g/L。
尿毒症患者通常需要严格限制水分摄入,主要与肾功能衰竭导致的水钠代谢紊乱有关。尿毒症是慢性肾脏病的终末期阶段,肾脏无法正常排泄水分和代谢废物,过量饮水可能引发水肿、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
尿毒症患者的肾脏滤过功能严重受损,每日尿量显著减少甚至无尿。水分无法通过尿液排出时,会在体内蓄积导致血容量增加,加重心脏负担。同时血浆渗透压下降可能引发稀释性低钠血症,出现头痛、嗜睡甚至抽搐。对于已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两次透析间期体重增长超过干体重的5%时,可能诱发急性肺水肿。
少数尿毒症前期患者或残余肾功能较好者,可能仍保有部分排尿功能。这类患者需根据24小时尿量、水肿程度等指标个体化调整饮水量,通常控制在前一天尿量加500毫升以内。但此类情况需严格遵循医嘱,不可自行判断。
尿毒症患者应通过记录每日出入量、控制钠盐摄入、称量体重等方式管理液体平衡。出现口渴时可含服冰块或柠檬片缓解,避免进食汤类、粥类等高水分食物。所有液体管理方案均需在肾内科医生指导下制定,并随病情变化动态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