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84次阅读
消化道肿瘤主要包括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肝癌、胰腺癌等,按严重程度从常见到罕见排列。
1、食管癌:多与长期吸烟饮酒、胃食管反流等因素有关,早期可能表现为吞咽困难,可通过内镜筛查确诊。
2、胃癌:幽门螺杆菌感染是主要诱因,常见症状包括上腹痛、消瘦,胃镜检查是主要诊断手段。
3、结直肠癌:与高脂低纤维饮食、肠息肉恶变相关,典型症状为便血、排便习惯改变,结肠镜可早期发现。
4、肝癌:多继发于乙肝病毒感染或肝硬化,晚期可能出现腹水、黄疸,需结合影像学和甲胎蛋白检测诊断。
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胃肠镜筛查,保持均衡饮食并控制烟酒摄入有助于降低患病风险。
小儿急性胃肠炎可通过补液治疗、饮食调整、对症用药、预防脱水等方式治疗。该病通常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饮食不当、免疫力低下等原因引起。
1、补液治疗优先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重度脱水需静脉补液。病毒感染多为轮状病毒或诺如病毒引起,表现为呕吐、水样便。
2、饮食调整母乳喂养儿继续哺乳,幼儿选择米汤、稀粥等低渣饮食。细菌感染常见致病菌包括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多伴随发热。
3、对症用药蒙脱石散可保护肠黏膜,益生菌调节菌群,必要时使用头孢克肟抗感染。饮食不洁或过敏可能导致非感染性胃肠炎。
4、预防脱水家长需监测尿量及精神状态,每10分钟喂5-10ml补液盐。免疫功能低下患儿易出现反复感染。
建议家长保持患儿餐具消毒,患病期间暂停添加新辅食,症状持续超过24小时需及时儿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