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孩子又吐又拉又发烧是怎么回事

| 1人回答 | 64次阅读

问题描述:
孩子又吐又拉又发烧是怎么回事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周小凤
周小凤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副主任医师

孩子又吐又拉又发烧可能与急性胃肠炎、轮状病毒感染、细菌性痢疾、食物中毒、中耳炎等原因有关,可通过补液治疗、抗感染治疗、调整饮食等方式缓解。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就医,明确病因后遵医嘱治疗。

1、急性胃肠炎

急性胃肠炎多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常见症状包括呕吐、腹泻、发热等。孩子可能因食用不洁食物或接触病原体而发病。治疗时可遵医嘱服用蒙脱石散、口服补液盐、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等药物。家长需注意观察孩子精神状态和尿量,防止脱水。

2、轮状病毒感染

轮状病毒感染是婴幼儿常见疾病,典型表现为呕吐、水样便和发热。该病毒通过粪口途径传播,易在托幼机构暴发。目前无特效抗病毒药物,主要采取补液和对症治疗,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消旋卡多曲颗粒等。家长需加强孩子手部卫生,及时处理呕吐物和排泄物。

3、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由志贺菌感染引起,症状包括发热、腹痛、脓血便等。孩子可能因食用被污染的食物或水而感染。治疗需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如头孢克肟颗粒、阿奇霉素干混悬剂等。家长需注意隔离患儿,对其餐具、衣物进行消毒。

4、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多因食用变质或含毒素食物导致,表现为呕吐、腹泻、发热等症状。常见致病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等。轻症可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重症需就医。家长应检查孩子近期饮食,避免继续摄入可疑食物。

5、中耳炎

部分中耳炎患儿可能出现呕吐、腹泻伴随发热症状,这与感染引起的全身反应有关。孩子可能因上呼吸道感染继发中耳炎。治疗需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布洛芬混悬液等药物。家长需观察孩子是否伴有耳痛、抓耳等表现。

孩子出现呕吐、腹泻伴发热时,家长应让孩子卧床休息,少量多次补充口服补液盐,暂时禁食油腻难消化食物。注意观察孩子精神状态、尿量和体温变化,如出现持续高热、精神萎靡、尿量明显减少、呕吐物带血或腹泻超过3天未缓解等情况,需立即就医。日常要注意饮食卫生,培养孩子饭前便后洗手习惯,避免与患病儿童密切接触。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小儿止咳化痰的方法

小儿止咳化痰可通过调整饮食、保持湿度、拍背排痰、使用药物、雾化治疗等方式缓解。咳嗽咳痰可能与呼吸道感染、过敏反应、环境刺激、痰液黏稠、气道痉挛等因素有关。

1、调整饮食

适当增加水分摄入有助于稀释痰液,可少量多次饮用温开水或梨汤。避免食用甜腻、辛辣食物,减少咽喉刺激。1岁以上儿童可适量饮用蜂蜜水缓解夜间干咳,但需警惕过敏风险。合并发热时可选择米粥、蔬菜泥等易消化食物。

2、保持湿度

使用加湿器维持室内湿度在50%-60%,可减轻气道干燥引发的刺激性咳嗽。浴室蒸汽吸入法对缓解急性发作有效,但需家长全程监护防止烫伤。定期开窗通风,避免尘螨、宠物皮屑等过敏原积聚。

3、拍背排痰

空心掌由下向上轻拍背部,每次持续5-10分钟,餐前或餐后2小时进行。婴幼儿可采用俯卧位拍背,学龄儿童可配合深呼吸。该方法通过震动促进支气管分泌物松动,但禁用于肋骨损伤、脊柱畸形患儿。

4、使用药物

细菌感染需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颗粒、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等抗生素。痰液黏稠可选用氨溴索口服溶液、乙酰半胱氨酸颗粒等祛痰剂。过敏性咳嗽需配合氯雷他定糖浆等抗组胺药,禁止自行使用中枢性镇咳药。

5、雾化治疗

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特布他林雾化液可缓解气道痉挛与炎症,每日1-2次。使用面罩式雾化器时需确保儿童平静呼吸,治疗后及时洗脸漱口。严重喘息或痰堵需在医疗监护下进行,避免缺氧发作。

家长应每日记录咳嗽频率、痰液性状及伴随症状,避免接触冷空气、二手烟等刺激因素。若出现呼吸急促、口唇发绀、持续高热或痰中带血,须立即就医。恢复期保持适度活动,逐步增加户外运动增强呼吸道防御能力,定期复查排除慢性气道疾病。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