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2次阅读
严重荨麻疹的症状主要表现为皮肤突发性风团、剧烈瘙痒、血管性水肿,可能伴随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等全身反应。荨麻疹是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引起的局限性水肿反应,严重时需紧急就医。
皮肤出现大小不等的红色或苍白色风团,边界清晰,形态不规则,可孤立或融合成片。风团通常在数小时内消退,但新皮损可能反复出现。严重时风团面积广泛,覆盖全身皮肤,可能与组胺大量释放有关。患者需避免搔抓,可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滴剂等抗组胺药物缓解症状。
瘙痒程度剧烈,夜间加重,影响睡眠和生活质量。瘙痒由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刺激神经末梢引起。反复搔抓可能导致皮肤抓痕或继发感染。冷敷或炉甘石洗剂可暂时缓解症状,严重者可遵医嘱使用地塞米松注射液控制急性发作。
皮下疏松组织如眼睑、口唇、外生殖器突发肿胀,质地坚实,按压无凹陷。肿胀可持续72小时,可能阻塞气道导致窒息。该症状与缓激肽通路激活相关,需立即使用肾上腺素自动注射笔急救,并静脉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
喉头水肿或支气管痉挛导致喘鸣、胸闷、呼吸急促,严重时出现发绀。这是IgE介导的过敏反应危象,需紧急气管插管维持通气。同时需监测血氧饱和度,静脉给予肾上腺素和氨茶碱注射液解除支气管痉挛。
全身毛细血管渗漏导致血压骤降、意识模糊、尿量减少,皮肤出现大理石样花纹。需立即平卧并抬高下肢,建立两条静脉通路快速补液,每5分钟监测血压,持续泵注多巴胺注射液维持循环。
严重荨麻疹发作期间应记录过敏原接触史,避免进食海鲜、坚果等高致敏食物。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减少摩擦刺激,洗澡水温不超过38℃。家中常备抗组胺药物和肾上腺素笔,定期复查血清IgE水平。若反复发作超过6周,需排查慢性感染、自身免疫病等潜在病因。
小儿荨麻疹反复发作是否要紧需结合发作频率和伴随症状判断,多数情况下及时干预可控制,但持续发作或伴随严重症状时需警惕。
小儿荨麻疹反复发作若仅为皮肤风团、瘙痒,且每次发作时间短于24小时,通常与过敏原接触、感染或物理刺激等常见诱因有关。这类情况可通过避免搔抓、冷敷缓解瘙痒,并记录饮食和环境接触史帮助识别诱因。部分患儿因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可能对食物如鸡蛋、海鲜或尘螨等产生一过性过敏反应,随着成长发作频率可能逐渐减少。
若荨麻疹反复发作超过6周,伴随面部肿胀、呼吸困难、腹痛或血压下降等症状,可能与慢性自发性荨麻疹、自身免疫性疾病或严重过敏反应相关。此类情况需通过血清IgE检测、过敏原筛查等明确病因,必要时需长期服用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糖浆、西替利嗪滴剂控制症状,严重时需使用肾上腺素笔应急处理。
家长应记录患儿发作时间、部位和可能诱因,避免盲目使用偏方。日常选择宽松棉质衣物,洗澡水温不超过38℃,急性发作期可短期使用炉甘石洗剂外涂。若发作频率增加或出现黏膜受累症状,须及时至儿科或变态反应科就诊,排除血管性水肿等并发症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