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5次阅读
视网膜脱落手术后通常可以做白内障手术,但需根据眼部恢复情况评估手术时机。视网膜脱落术后需确保视网膜复位稳定、无活动性炎症或并发症,白内障手术才可安全进行。手术间隔时间、眼底状况评估、人工晶体选择等因素均需由眼科医生综合判断。
视网膜脱落术后进行白内障手术需满足多个条件。视网膜复位需完全稳定,通常术后需观察3-6个月,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确认视网膜各层结构完整。眼内需无活动性出血、玻璃体混浊或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否则可能影响白内障手术视野。角膜内皮细胞计数需超过每平方毫米1500个,确保超声乳化手术安全性。眼压应控制在正常范围,避免术中波动导致视网膜再脱落风险。术前需详细评估晶状体混浊程度与视力障碍的关联性,排除其他眼底病变导致的视功能下降。
部分特殊情况需暂缓白内障手术。若存在持续性低眼压或硅油填充状态,可能需优先处理视网膜问题。活动性葡萄膜炎或术后感染未控制时,手术会加重炎症反应。严重角膜病变或青光眼晚期患者,需先改善基础条件。糖尿病患者需确保血糖稳定且无增殖性视网膜病变进展。高度近视患者需额外关注后巩膜葡萄肿及黄斑状态,避免术后屈光参差过大。
术后需定期复查眼底及眼压,避免揉眼或剧烈运动。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A、叶黄素等营养素,控制高糖高脂饮食。避免长时间用眼疲劳,外出佩戴防紫外线眼镜。若出现突然视力下降、闪光感等症状需立即就医,排查视网膜或人工晶体相关问题。具体手术方案及术后护理需严格遵循主刀医生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