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打脊灰疫苗后注意事项

| 1人回答 | 65次阅读

问题描述:
打脊灰疫苗后注意事项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陆海英
陆海英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主任医师

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后需注意局部护理、观察不良反应、避免剧烈运动、保持饮食清淡、按时完成后续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是预防小儿麻痹症的重要措施,正确护理有助于减少不适并确保免疫效果。

1、局部护理

接种后24小时内避免注射部位沾水,防止感染。若出现轻微红肿或硬结,可用清洁毛巾冷敷,无须挤压或抓挠。部分儿童可能因疼痛抗拒触碰,家长需避免强行按压,通常2-3天可自行消退。

2、观察不良反应

常见反应包括低热、食欲减退或烦躁,一般持续1-2天。若体温超过38.5℃或出现皮疹、呕吐等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极少数可能出现过敏反应,如呼吸急促或面色苍白,需立即联系医疗人员。

3、避免剧烈运动

接种后48小时内减少跑跳等高强度活动,防止注射部位肌肉疲劳或加重局部反应。学龄儿童应暂缓体育课,婴幼儿避免长时间哭闹。适当休息有助于免疫系统集中应答。

4、饮食清淡

当日宜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避免海鲜、辛辣等易致敏食物。母乳喂养婴儿可正常哺乳,配方奶喂养无须更换。适量增加温水摄入,促进代谢。

5、后续接种

脊灰疫苗需按程序完成4剂次,家长需记录接种日期并预约下次时间。如遇发热等特殊情况可暂缓接种,但延迟不宜超过1个月。接种后仍需注意日常卫生,因疫苗保护率并非100%。

接种后一周内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降低交叉感染风险。保持居家环境通风,定期测量体温。若接种部位出现化脓或持续发热超过3天,需就医排除其他感染。完成全程接种后,抗体水平可维持多年,但前往疫区前建议咨询是否需要加强免疫。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小孩打百白破后不能走路怎么办

儿童接种百白破疫苗后出现暂时性下肢活动障碍,可能与疫苗接种反应有关,通常可通过观察休息、局部热敷、补充水分等方式缓解。若症状持续或加重,需及时就医排除神经炎、过敏反应等罕见情况。

1、观察休息

接种后48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保持安静状态。部分儿童因疫苗刺激出现一过性肌痛或乏力,表现为拒绝行走或步态不稳,多数在6-24小时内自行恢复。家长需记录症状持续时间,观察是否伴随发热、皮疹等其他表现。

2、局部热敷

对注射部位进行38-40℃温毛巾外敷,每次10-15分钟,每日2-3次。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疫苗佐剂引起的肌肉硬结和疼痛。注意避免烫伤,热敷后检查皮肤有无红肿热痛加剧现象。

3、补充水分

适当增加温水或口服补液盐摄入,维持正常代谢需求。疫苗接种后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可能伴随轻微脱水,及时补液有助于减轻肌肉酸痛症状。建议少量多次饮用,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导致胃肠不适。

4、药物干预

若疼痛明显影响活动,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布洛芬混悬液等儿童适用解热镇痛药。禁止自行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等可能引发瑞氏综合征的药物。如出现肢体麻木或肌力下降,需考虑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

5、医疗评估

持续超过72小时的行走障碍需进行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检测。可能与罕见的吉兰-巴雷综合征相关,需住院接受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注射液冲击治疗。家长应注意观察是否伴随排尿障碍、呼吸困难等危急症状。

疫苗接种后需保持注射部位清洁干燥,24小时内避免沐浴。日常饮食可增加富含维生素B1的燕麦、瘦肉等食物,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建议3天内每日测量体温,若出现38.5℃以上发热或肢体活动进行性恶化,应立即前往儿科急诊就诊。疫苗接种反应多数为自限性过程,家长无须过度焦虑,但需保持必要警惕。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