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5次阅读
经期排出黑色血块可能是正常生理现象,也可能与妇科疾病有关。黑色血块通常由经血滞留氧化形成,若伴随腹痛、经量异常等症状需警惕子宫腺肌症、子宫内膜息肉等疾病。
经血在宫腔内滞留时间较长时,血红蛋白中的铁元素会被氧化成含铁血黄素,导致血液颜色变深并形成黑色血块。这种情况常见于久坐、经期活动量少的女性,或经血排出不畅的体位改变后。少量黑色血块无需特殊处理,建议适当活动促进经血排出,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经期可饮用温热的红糖姜茶帮助子宫收缩,但不宜过量摄入生冷食物。
当黑色血块持续出现且伴有明显痛经、经期延长或经量增多时,需考虑病理性因素。子宫腺肌症患者因子宫内膜侵入肌层,可能导致经血排出受阻形成血块,同时伴随进行性加重的痛经。子宫内膜息肉或黏膜下肌瘤可能造成宫腔变形,影响经血顺畅排出,此时超声检查可明确诊断。对于病理性血块,需针对原发病治疗,如遵医嘱使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缓解腺肌症症状,或行宫腔镜下息肉切除术等。
建议记录月经周期中血块出现的频率、大小及伴随症状,选择透气性好的卫生用品并定时更换。若黑色血块伴随发热、头晕等异常表现,或连续三个月经周期均出现大量血块,应及时到妇科就诊排查器质性疾病。日常保持适度运动有助于改善盆腔血液循环,但经期应避免剧烈运动和冷水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