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2次阅读
全身抽脂手术通常可分为面部、上肢、腰腹、臀部及下肢5个主要部位。抽脂术通过负压吸引技术去除局部堆积脂肪,需由整形外科医生根据个体脂肪分布情况制定个性化方案。
面部抽脂主要针对双下巴、面颊及下颌缘等区域脂肪堆积。该区域血管神经密集,需采用直径小于3毫米的微细吸脂管操作。术后可能出现暂时性皮肤感觉异常,通常3-6个月恢复。常见并发症包括局部凹凸不平、血肿等,需穿戴弹力面罩1-3个月塑形。
上肢抽脂涵盖上臂后侧及腋前区脂肪消除,多采用肿胀麻醉配合超声辅助吸脂。该部位皮肤回缩能力较弱,术后需持续穿戴塑身衣6-8周。需注意避免损伤臂丛神经及头静脉,术后早期应进行适度康复训练预防粘连。
腰腹部是抽脂最常见部位,包含上腹、下腹及侧腰线塑形。深层脂肪抽吸需保留1-2厘米浅层脂肪维持皮肤血供。术后可能出现暂时性皮肤松弛,需配合射频紧肤治疗。严重肥胖者需分次手术,单次抽吸量不宜超过5000毫升。
臀部抽脂分为臀上区脂肪去除与臀下皱襞塑形两类术式。需特别注意保留足够的皮下脂肪垫维持坐姿缓冲功能。采用扇形隧道式抽吸可避免术后臀形扁平,联合脂肪移植可改善臀凹陷。术后3周内禁止久坐压迫术区。
下肢抽脂包含大腿环形吸脂、膝内侧及小腿塑形。大腿内侧需采用交叉隧道技术防止皮肤粘连,小腿抽脂需避开腓肠肌表面重要穿支血管。术后下肢肿胀可能持续2-3个月,需配合淋巴引流按摩促进恢复。过度抽吸可能导致行走时皮肤皱褶摩擦不适。
抽脂术后需严格穿戴医用塑身衣3-6个月,保持术区清洁干燥避免感染。术后1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及高温环境,饮食应控制钠盐摄入减轻水肿。定期随访观察皮肤回缩情况,若出现持续疼痛、发热或皮肤坏死需立即就医。抽脂并非减重手段,需配合饮食管理与运动维持长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