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B12和叶酸的区别

维生素B12和叶酸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生理功能、缺乏症状、食物来源及代谢途径四个方面。
维生素B12主要参与神经髓鞘合成和红细胞生成,缺乏时易引发神经系统损害。叶酸则作为一碳单位载体,直接影响DNA合成和细胞分裂,孕妇缺乏可能导致胎儿神经管畸形。
维生素B12缺乏表现为手脚麻木、平衡障碍等神经症状,伴随巨幼细胞性贫血。叶酸缺乏以舌炎、腹泻等黏膜损伤为主,同样会引起巨幼细胞性贫血但无神经损害。
维生素B12仅存在于动物性食品如肝脏、鱼类和乳制品中。叶酸在绿叶蔬菜、豆类和动物肝脏中含量丰富,植物性来源更广泛。
维生素B12需胃壁细胞分泌的内因子结合才能在回肠吸收,吸收过程复杂。叶酸在小肠上段直接吸收,代谢过程相对简单。
维生素B12在肝脏可储存3-5年,缺乏症状出现较慢。叶酸储存仅够维持3-4个月,膳食不足时更快出现缺乏表现。
日常饮食中应保证动物性食品和深色蔬菜的均衡摄入,长期素食者需特别注意维生素B12补充。备孕女性建议孕前3个月开始增补叶酸,中老年人可定期检测血清维生素B12水平。烹饪时避免过度焯煮蔬菜以减少叶酸流失,乳糖不耐受人群可选择强化食品补充维生素B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