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炎患者可通过牙周基础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恢复牙槽骨。牙周炎通常由菌斑堆积、牙石形成、咬合创伤、全身性疾病等因素引起。
1、菌斑控制:菌斑是牙周炎的主要病因,通过日常刷牙、使用牙线、漱口水等方法清除菌斑。定期进行牙周洁治,如超声波洁牙,可有效减少菌斑堆积,防止牙槽骨进一步吸收。
2、牙石清除:牙石是菌斑矿化后形成的硬质沉积物,会刺激牙龈并加重牙周炎。通过专业洁牙或刮治术去除牙石,减轻牙龈炎症,为牙槽骨恢复创造良好环境。
3、咬合调整:咬合创伤会导致牙槽骨受力不均,加速骨质吸收。通过调整咬合关系,如磨改牙齿或使用咬合垫,减少牙齿受力,有助于牙槽骨修复。
4、药物治疗:牙周炎可能与细菌感染、免疫反应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牙龈出血、牙齿松动等症状。局部使用抗菌药物如氯己定含漱液、甲硝唑凝胶,或口服抗生素如阿莫西林、甲硝唑片,可控制感染,促进牙槽骨恢复。
5、手术治疗:对于重度牙周炎患者,牙槽骨严重吸收时需进行手术治疗。牙周翻瓣术可清除深部感染组织,引导组织再生术GTR或骨移植术可促进牙槽骨再生,恢复牙齿支持功能。
牙周炎患者应注意日常口腔卫生,采用巴氏刷牙法,使用含氟牙膏,并定期进行牙周检查。饮食上多摄入富含钙质和维生素D的食物,如牛奶、鱼类、坚果等,有助于牙槽骨健康。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可增强全身免疫力,辅助牙周炎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