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五官科 > 口腔科

洗牙对牙齿有伤害吗

| 1人回答 | 31次阅读

问题描述:
洗牙对牙齿有伤害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周常青
周常青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副主任医师
洗牙对牙齿没有伤害,反而是维护口腔健康的重要措施。牙齿表面沉积的牙结石和牙菌斑无法通过日常刷牙去除,长期堆积可能导致龋齿、牙周炎等口腔疾病,定期通过洗牙清除这些有害物质才能更好地保护牙齿健康。但若操作不当或频率过高,可能引起短暂的不适甚至牙齿敏感。
1、洗牙的作用和安全性
洗牙,专业术语为超声波洁牙,是利用超声波设备清除牙齿表面的牙菌斑和牙结石。牙结石是导致牙龈炎、牙周炎的主要因素,定期清理有助于预防牙周疾病,维持牙龈健康。正规操作下,洗牙不会损伤牙齿或牙釉质。而洗牙后可能出现短暂的牙齿敏感或少量出血,多源于牙结石附着较厚的区域,清理后牙根表面暴露所致,此现象通常短时间内可自行缓解。
2、不当操作可能引发的问题
如果是非专业机构的清洁,可能因设备不当、操作人员不熟练导致牙齿表面划伤或牙龈受损。在牙周状况不佳的情况下频繁洗牙,确实可能加剧牙齿敏感或造成轻微的牙根暴露。需要选择专业、正规的口腔诊所或医院进行操作,同时遵循每半年到一年洗牙一次的建议频率。
3、洗牙后的护理建议
洗牙后可能出现短暂的不适,此时需要科学护理:①避免立刻进食酸冷刺激性食品,减少敏感症状;②坚持每日早晚刷牙,配合牙线清理牙缝;③配合使用脱敏牙膏或牙医建议护牙产品,缓解不适;④定期复诊,随时关注口腔健康。
洗牙本身对牙齿无伤害,但需确保在专业机构内进行,同时做好术后护理和注意口腔清洁,切勿因惧怕洗牙而忽略口腔健康问题。合理安排洗牙频率,养成良好口腔卫生习惯,才能真正保护好牙齿和牙周健康。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牙周炎导致牙疼是怎么回事

牙周炎导致牙疼可能由牙龈炎症、牙周袋形成、牙槽骨吸收、细菌感染、牙齿松动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口腔清洁、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 1、牙龈炎症:牙周炎初期表现为牙龈红肿、出血,炎症刺激神经导致疼痛。治疗上需加强口腔卫生,使用软毛牙刷和牙线清洁,定期进行口腔检查。 2、牙周袋形成:牙周炎进一步发展,牙龈与牙齿分离形成牙周袋,食物残渣和细菌积聚引发疼痛。治疗方法包括牙周刮治和根面平整,去除牙石和菌斑。 3、牙槽骨吸收:牙周炎导致牙槽骨逐渐吸收,牙齿支持力下降,咀嚼时疼痛加剧。可通过牙周手术如骨移植或引导组织再生术修复牙槽骨。 4、细菌感染:牙周袋内细菌大量繁殖,释放毒素刺激牙周组织,引发持续疼痛。治疗需使用抗生素如甲硝唑片每次200mg,每日3次或阿莫西林胶囊每次500mg,每日3次控制感染。 5、牙齿松动:牙周炎晚期,牙齿因牙槽骨吸收而松动,咀嚼时疼痛明显。治疗方法包括牙周夹板固定或拔除严重松动的牙齿后进行种植修复。 日常护理中,建议每天刷牙两次,使用含氟牙膏,饭后漱口,避免食用过冷、过热或过硬的食物。定期进行口腔检查,每半年洗牙一次,有助于预防牙周炎复发。保持健康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和蔬菜,如橙子、草莓、菠菜等,有助于增强牙龈抵抗力。适量运动,如散步、瑜伽等,可提高身体免疫力,减少炎症发生。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