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神经内科

颅内高压症状是什么

| 1人回答 | 74次阅读

问题描述:
颅内高压症状是什么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刘磊
刘磊 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 副主任医师
颅内高压症状包括头痛、呕吐、视力模糊或视力下降,有些情况下还可能伴随意识改变或癫痫发作,这些症状可能提示需要及时就医并进行影像学检查。引发颅内高压的原因有:脑部病变、感染、外伤或代谢障碍等,早期诊断和治疗对预后至关重要。
1、头痛和呕吐:常见早期信号
颅内高压常以持续性、进行性加重的头痛为表现,通常在清晨最为明显,可能伴随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这种呕吐通常没有胃肠道不适的前兆,属于喷射性呕吐。出现这种情况时,常提示颅内压力已显著增高。及时就医进行CT或MRI检查可以明确病因,并开始针对性的治疗。
2、视力问题:视神经受压的表现
颅内高压会导致视神经受压,从而出现视力下降、复视或视野缺损等问题,部分患者甚至会发展为视神经乳头水肿即“视盘水肿”,长时间未经处理可能引发永久性视力损伤。通过眼底检查医生可以发现异常,确诊后可根据病因采取降颅压治疗,例如药物应用如甘露醇、脑脊液引流或手术纠正病因。
3、意识改变:严重颅压升高指征
随着颅压进一步升高,可能出现嗜睡、意识模糊甚至昏迷的情况,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癫痫发作。这种表现通常提示病情严重,是一种危急状态,可能需要通过颅脑手术、脑脊液分流术等干预措施抢救生命。应结合病因如脑部肿瘤、感染如脑炎、脑膜炎或颅脑外伤等进行溯源治疗。
4、其他症状:伴随性的表现
除了上述主要症状,颅内高压还可能引起耳鸣、剧烈的血压波动、心动过缓等,这是由于升高的颅压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多方面影响造成的。这种状态常需要多学科协作,包括神经科、眼科和重症医学科的全面介入。
如果出现头痛加重、呕吐、视力模糊或其他的意识和行为改变,应当尽早就医检查颅内是否存在压力异常。尤其是有明确脑肿瘤、外伤或既往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史的人群,及时干预可以大大降低并发症和致残率。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脑出血多长时间能抗凝

脑出血后抗凝治疗的时间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决定,通常通过个体化评估、影像学检查、凝血功能监测、病情稳定度及医生建议等方式确定。脑出血可能与高血压、动脉瘤、脑血管畸形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症状。 1、个体化评估:脑出血后是否进行抗凝治疗需根据患者的出血原因、出血量、出血部位及基础疾病进行综合评估。对于高风险患者,如存在心房颤动或深静脉血栓,需在出血稳定后谨慎考虑抗凝治疗。 2、影像学检查:通过CT或MRI检查明确出血吸收情况及是否存在再出血风险。影像学显示出血完全吸收且无再出血迹象时,可考虑逐步恢复抗凝治疗。 3、凝血功能监测:定期监测患者的凝血功能,包括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功能稳定后,可在医生指导下小剂量使用抗凝药物如华法林、利伐沙班或达比加群。 4、病情稳定度:脑出血后需观察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生命体征是否稳定。通常在出血后4-6周,若患者病情稳定且无再出血风险,可考虑恢复抗凝治疗。 5、抗凝治疗的具体时间和药物选择需由专业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医生会权衡抗凝治疗的获益与再出血风险,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脑出血患者在恢复期间需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高盐高脂食物,适量摄入富含维生素C和钾的食物如橙子、香蕉。适度进行康复训练,如步行、平衡训练,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凝血功能及影像学检查,遵循医生建议调整治疗方案。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