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4次阅读
小朋友反复扁桃体发炎可通过增强免疫力、保持口腔卫生、控制环境刺激、药物治疗等方式干预,通常与病原体感染、免疫力低下、过敏反应、腺样体肥大等原因相关。
1、增强免疫力保证均衡膳食与充足睡眠,适当补充维生素C和锌,家长需督促孩子每日进行适度户外活动,减少呼吸道感染概率。
2、保持口腔卫生家长需指导孩子每日用温盐水漱口,餐后清洁口腔,定期更换牙刷,避免细菌定植诱发炎症。
3、控制环境刺激避免接触二手烟、粉尘等刺激物,保持室内湿度在50%-60%,冬季外出时可佩戴口罩减少冷空气直接刺激。
4、药物治疗细菌感染时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克洛或阿奇霉素等抗生素,伴发热疼痛可用布洛芬混悬液对症处理。
急性期建议清淡饮食如米粥、蒸蛋,避免辛辣食物,若每年发作超过4次或伴睡眠呼吸暂停,需耳鼻喉科评估手术指征。
掏耳屎后耳朵疼可能由外耳道损伤、外耳道炎、鼓膜穿孔、耵聍栓塞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清洁消毒、抗生素治疗、鼓膜修复、耵聍取出等方式缓解。
1、外耳道损伤掏耳时用力过猛或工具不当可能导致外耳道皮肤破损,表现为局部刺痛或灼热感。建议用无菌棉签蘸取生理盐水轻柔清洁,避免继发感染。
2、外耳道炎不洁掏耳工具可能引发细菌感染,伴随红肿、渗液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盐酸洛美沙星滴耳液等抗生素治疗,同时保持耳道干燥。
3、鼓膜穿孔掏耳过深可能损伤鼓膜,出现突发剧痛或听力下降。需立即停止掏耳,避免进水,多数小穿孔可自愈,严重者需行鼓室成形术。
4、耵聍栓塞不当掏耳可能将耵聍推向深处形成栓塞,产生胀痛感。建议使用碳酸氢钠滴耳液软化后由医生用耵聍钩取出,禁止自行挖掏。
日常应避免频繁掏耳,若疼痛持续超过24小时或伴随流脓、发热等症状,需及时就诊耳鼻喉科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