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8次阅读
小孩扁桃体肿大一直不消可通过日常护理、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扁桃体肿大可能与感染、过敏、免疫异常、结构性异常等因素有关。
1、日常护理保持口腔清洁,每日用温盐水漱口;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多饮水;保证充足休息,减少用嗓过度。若由过敏引起,家长需排查并远离过敏原。
2、药物治疗细菌感染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头孢克洛等抗生素;病毒感染可选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过敏性肿大可使用氯雷他定糖浆。家长需观察用药后反应,避免自行调整剂量。
3、物理治疗慢性炎症期可采用低温等离子消融术减轻肿胀,或配合超声雾化吸入治疗。需由耳鼻喉科医生评估后实施,家长应陪同完成治疗全程。
4、手术治疗反复发作每年超过5次,或伴随睡眠呼吸暂停时,建议行扁桃体切除术。手术需全身麻醉,术后家长需加强伤口护理及流质饮食管理。
日常可适量食用雪梨、百合等润喉食物,避免接触二手烟。若肿大持续2周以上或伴随高热、呼吸困难,应立即就医。
新生儿放屁多且臭可能由喂养方式不当、乳糖不耐受、肠道菌群失衡、蛋白质消化不良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喂养姿势、补充乳糖酶、使用益生菌、更换水解蛋白奶粉等方式缓解。
1、喂养方式不当哺乳时含乳姿势错误或奶瓶喂养角度不对会导致吸入过多空气。建议家长采用45度斜抱姿势喂养,喂奶后竖抱拍嗝10-15分钟。
2、乳糖不耐受肠道乳糖酶分泌不足会使奶液中乳糖发酵产气。家长可观察是否伴随腹泻、泡沫便,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乳糖酶滴剂或低乳糖配方奶。
3、肠道菌群失衡剖宫产或抗生素使用可能影响新生儿肠道定植菌。表现为腹胀、排气恶臭,可在儿科医生指导下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等益生菌制剂。
4、蛋白质消化不良母乳妈妈高蛋白饮食或普通配方奶中大分子蛋白可能引发消化困难。建议母亲暂时减少牛奶鸡蛋摄入,或遵医嘱换用适度水解蛋白奶粉。
家长需每日记录宝宝排便排气情况,避免过度包裹腹部,若伴随哭闹不安、体重增长缓慢需及时就诊儿科消化门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