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6次阅读
新生婴儿低血糖可通过调整喂养频率、静脉补充葡萄糖、监测血糖水平、治疗原发疾病等方式干预。低血糖通常由早产、喂养不足、母亲糖尿病、先天性代谢异常等原因引起。
1、调整喂养增加母乳或配方奶喂养频次至每2-3小时一次,喂养不足是新生儿低血糖最常见生理性原因,家长需记录每次喂养量并观察婴儿反应。
2、葡萄糖补充血糖值低于2.2mmol/L时需静脉输注10%葡萄糖溶液,可能与宫内发育迟缓有关,表现为嗜睡或喂养困难,可遵医嘱使用葡萄糖注射液。
3、持续监测每4-6小时检测足跟血血糖,母亲妊娠期糖尿病导致的婴儿低血糖需密切监测48小时,可能伴随巨大儿体征。
4、病因治疗先天性胰岛素分泌异常等病理性因素需排查,表现为持续低血糖伴抽搐,需使用二氮嗪或奥曲肽等药物控制高胰岛素血症。
家长发现婴儿出现拒奶、震颤等症状应立即就医,维持适宜室温避免能量消耗,早产儿可考虑使用葡萄糖凝胶辅助治疗。
糖尿病肚子发胀可通过调整饮食、控制血糖、改善胃肠功能、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肚子发胀通常由胃肠蠕动减慢、血糖波动、肠道菌群失衡、糖尿病胃肠病变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减少高纤维、产气食物摄入,如豆类、洋葱等,选择易消化食物,少量多餐,避免暴饮暴食。
2、控制血糖监测血糖水平,遵医嘱调整降糖方案,避免血糖过高或过低影响胃肠功能。
3、改善胃肠功能适当运动促进胃肠蠕动,可进行腹部按摩,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促胃肠动力药。
4、药物治疗可能与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胃轻瘫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腹胀、早饱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多潘立酮、莫沙必利、伊托必利等药物。
糖尿病患者出现持续腹胀应监测血糖变化,必要时就医排查并发症,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有助于改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