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8次阅读
新生儿腹泻可通过调整喂养方式、补充水分、使用益生菌、就医治疗等方式处理。腹泻通常由喂养不当、乳糖不耐受、肠道感染、过敏反应等原因引起。
1、调整喂养母乳喂养需注意母亲饮食清淡,配方奶喂养应检查奶粉冲调比例。每次喂奶后竖抱拍嗝,减少空气吞咽。
2、补充水分家长需在两次喂奶间少量多次喂温水或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观察尿量减少或囟门凹陷需立即就医。
3、使用益生菌可遵医嘱使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酪酸梭菌活菌散等调节肠道菌群。
4、就医治疗出现血便、发热或持续6小时无尿时,家长需立即带患儿就诊,可能需要蒙脱石散、消旋卡多曲等处方药。
护理期间家长需记录排便次数与性状,保持臀部清洁干燥,奶瓶餐具每日煮沸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新生儿放屁多且臭可能由喂养方式不当、乳糖不耐受、肠道菌群失衡、蛋白质消化不良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喂养姿势、补充乳糖酶、使用益生菌、更换水解蛋白奶粉等方式缓解。
1、喂养方式不当哺乳时含乳姿势错误或奶瓶喂养角度不对会导致吸入过多空气。建议家长采用45度斜抱姿势喂养,喂奶后竖抱拍嗝10-15分钟。
2、乳糖不耐受肠道乳糖酶分泌不足会使奶液中乳糖发酵产气。家长可观察是否伴随腹泻、泡沫便,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乳糖酶滴剂或低乳糖配方奶。
3、肠道菌群失衡剖宫产或抗生素使用可能影响新生儿肠道定植菌。表现为腹胀、排气恶臭,可在儿科医生指导下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等益生菌制剂。
4、蛋白质消化不良母乳妈妈高蛋白饮食或普通配方奶中大分子蛋白可能引发消化困难。建议母亲暂时减少牛奶鸡蛋摄入,或遵医嘱换用适度水解蛋白奶粉。
家长需每日记录宝宝排便排气情况,避免过度包裹腹部,若伴随哭闹不安、体重增长缓慢需及时就诊儿科消化门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