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9次阅读
食管裂孔疝术后需定期复查,复查项目主要有胃镜检查、上消化道造影、胸部CT、食管测压和24小时pH监测。
1、胃镜检查:
胃镜可直接观察食管下端和贲门区域的愈合情况,检查是否存在复发疝囊或吻合口狭窄。术后1个月首次复查可评估手术效果,此后每6-12个月复查一次。胃镜能发现早期黏膜病变。
2、上消化道造影:
通过口服造影剂进行X线检查,动态观察贲门位置及造影剂通过情况。可判断疝囊是否复发、胃底折叠位置是否移位。术后3个月建议首次造影复查,对吞咽困难患者可提前检查。
3、胸部CT检查:
CT能清晰显示膈肌缺损修复状态,评估胸腔内有无胃组织疝入。对于巨大裂孔疝或合并肺部症状者尤为重要。术后6个月常规复查,若出现胸痛、呼吸困难需立即检查。
4、食管测压:
通过压力传感器检测食管蠕动功能和下食管括约肌压力,评估抗反流屏障重建效果。术后3-6个月复查可量化手术疗效,对持续反酸患者具有诊断价值。
5、24小时pH监测:
通过鼻腔置入pH电极,记录24小时食管酸暴露情况。是评估反流控制效果的金标准,适用于术后仍有典型反流症状者。检查前需停用抑酸药物7天。
术后饮食应遵循从流质、半流质到软食的渐进过渡,避免辛辣刺激食物。6周内禁止弯腰、提重物等增加腹压动作。睡眠时抬高床头15-20厘米,餐后2小时内避免平卧。规律有氧运动如步行可促进胃肠蠕动,但术后3个月避免仰卧起坐等腹部用力动作。出现持续胸痛、呕吐或体重下降需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