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6次阅读
妊娠合并急性胆囊炎主要由激素水平变化、胆汁淤积、胆结石、细菌感染等因素引起。
1、激素水平变化妊娠期孕激素水平升高导致胆囊收缩功能减弱,胆汁排出延迟。可通过少量多餐、低脂饮食缓解症状,无须特殊治疗。
2、胆汁淤积增大的子宫压迫胆总管导致胆汁排泄受阻。建议左侧卧位减轻压迫,必要时行胆汁引流术。
3、胆结石妊娠期胆固醇饱和度增加易形成胆结石。可能伴随右上腹绞痛、恶心呕吐,可使用熊去氧胆酸、阿托品、头孢曲松等药物。
4、细菌感染肠道细菌逆行感染引发胆囊炎症。通常表现为发热、墨菲征阳性,需使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甲硝唑、头孢哌酮舒巴坦等抗生素治疗。
妊娠期出现持续右上腹痛应及时就医,治疗期间需监测胎儿情况,保持低脂高蛋白饮食。
打了排卵针后一般24-48小时内排卵,实际时间受到药物剂量、个体差异、卵泡成熟度、激素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1、药物剂量:排卵针剂量不足可能延迟排卵时间,需严格遵医嘱调整用量。
2、个体差异:不同女性对药物敏感性不同,代谢速度差异会影响排卵时间。
3、卵泡成熟度:注射时卵泡发育未达标可能推迟排卵,需通过超声监测确认成熟度。
4、激素水平:体内黄体生成素峰值出现时间直接影响排卵时机,可通过血液检测评估。
建议注射后每日进行超声监测,配合尿LH试纸检测,避免剧烈运动并保持均衡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