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0次阅读
妊娠期急性肾功能衰竭可通过控制血压、透析治疗、解除梗阻、终止妊娠等方式治疗。妊娠期急性肾功能衰竭通常由妊娠高血压疾病、严重感染、药物毒性、尿路梗阻等原因引起。
1、控制血压妊娠高血压疾病是常见诱因,需严格监测血压变化,必要时使用拉贝洛尔、硝苯地平、甲基多巴等降压药物,同时限制钠盐摄入。
2、透析治疗严重肾功能损害需进行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可能与脓毒症、HELLP综合征有关,表现为少尿、水肿等症状,可使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纠正贫血。
3、解除梗阻尿路结石或子宫压迫导致的梗阻需解除病因,可能与妊娠子宫机械性压迫有关,表现为腰痛、排尿困难等症状,必要时放置输尿管支架。
4、终止妊娠病情危重时需考虑终止妊娠,子痫前期或胎盘早剥可能导致多器官衰竭,表现为头痛、视物模糊等症状,需在重症监护下进行产科处理。
妊娠期出现少尿、水肿等症状应立即就医,严格记录24小时尿量,保持低盐优质蛋白饮食,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
打了排卵针后一般24-48小时内排卵,实际时间受到药物剂量、个体差异、卵泡成熟度、激素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1、药物剂量:排卵针剂量不足可能延迟排卵时间,需严格遵医嘱调整用量。
2、个体差异:不同女性对药物敏感性不同,代谢速度差异会影响排卵时间。
3、卵泡成熟度:注射时卵泡发育未达标可能推迟排卵,需通过超声监测确认成熟度。
4、激素水平:体内黄体生成素峰值出现时间直接影响排卵时机,可通过血液检测评估。
建议注射后每日进行超声监测,配合尿LH试纸检测,避免剧烈运动并保持均衡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