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5次阅读
排便出血建议挂消化内科或肛肠科,可能与痔疮、肛裂、肠息肉、溃疡性结肠炎、结直肠癌等疾病有关。
1、消化内科
消化内科主要排查消化道出血性疾病。痔疮和肛裂是常见原因,痔疮可能伴随肛门肿物脱出,肛裂多伴有排便疼痛。肠息肉可能出现无痛性血便,溃疡性结肠炎常伴腹泻、黏液脓血便。医生可能建议肠镜检查明确诊断,确诊后可开具痔疮栓、美沙拉嗪肠溶片等药物。若发现结直肠肿瘤需转外科治疗。
2、肛肠科
肛肠科侧重肛门直肠疾病诊治。痔疮出血可能表现为便后滴血或厕纸染血,肛裂出血量少但疼痛剧烈。医生通过肛门指检和肛门镜即可确诊,轻度可用复方角菜酸酯栓配合高锰酸钾坐浴,严重痔疮需胶圈套扎或手术。肛裂初期可用硝酸甘油软膏,慢性肛裂可能需侧方内括约肌切开术。
出现血便应记录出血颜色和频率,鲜红色多提示肛门病变,暗红色可能源于上消化道。避免久坐久站,每日温水坐浴1-2次,饮食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量至每日25-30克,推荐食用西蓝花、燕麦等。出血持续超过3天或伴随消瘦、腹痛需立即就诊,50岁以上人群建议定期做肠癌筛查。